拍卖大咖四月云集长沙
2016年4月14日、15日两天的长沙格外热闹,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年会正在这里举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拍卖业界的精英们、专家、收藏家以及市场人士,纷纷云集于此。而同期推出的2016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为各路代表创造了“共话拍卖与文化产业”的机会。
年会:回顾与展望
据了解,过去的5年中拍协艺委会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市场规模、行业建设、国际信息化进程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未来五年,艺委会将继续强化行业诚信建设、调整行业发展方式、创造宽松市场环境、推进国际发展战略等方面,为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发展而努力。
与会者就艺术品交易营改增、文物保护法修改、文物艺术品拍卖审批简化、海外文物入境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在经历了四年时间的调整之后,而且随着经济大环境步入了新常态阶段,拍卖行业也逐步在新常态中完成了自我治理,这种回归不仅表明拍卖行在市场风浪中不断成熟,也预示着拍卖行业有能量蓄势待发。”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张延华说道。
发布文化市场“黑名单”
在本届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上,“新环境――改革、放权”是其中的一个研讨主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马峰、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金瑞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马峰:建立“黑名单”惩戒制度 我们在和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讨论之后,很谨慎地出台了《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首先我们就是在范围上做了很明确的界定,主要是原创的当代艺术品,不包括文物和批量生产的手工产品
文化部已经发布了文化市场‘黑名单’,下半年将会发布‘警示名单’,分别对经营主体和文化产品进行监管,联合国家37个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惩戒措施,如果是经营主体有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那么企业的法人或者是主要负责人将会进入到黑名单中,五年之内不能从事相关的行业,并且将会有可能影响到负责人或者法人的购房贷款等。
金瑞国:守法诚信是行业担当 186家拍卖行签署了《自律公约》、56家达标企业代表了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带领拍卖行按照《文物保护法》以及《拍卖法》等要求,遵守约定,做到不拍卖违法禁止拍卖标的、不知假拍假、不假拍等。同时能够积极专业创新,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成为文化艺术的行业担当。
于平:打破拍卖行一、二、三级文物资质拍卖限制
北京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的核心,在落实国家简政放权的政策下,积极筹划,首先打破了拍卖行一、二、三级文物资质拍卖的限制,成为业内的焦点。截止到2015年底,北京市有157家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行,共举办了968场次拍卖会,完成了763610件标的的拍卖,。,成为历年的最高记录。2012年后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平均每年也达到了240亿元。其中海外回流的文物能够达到每年1万件。从北京市拍卖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讲,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进入到中国30强企业行列。
峰会:业内人士说了啥
已
拍卖大咖四月云集长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