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词语或句子都包含了文言语法现象,如成语“冰清玉洁”中的“冰”“玉”是名词作状语,“鱼肉百姓”中的“鱼肉”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唯才是举”“夜以继日”都是宾语前置句……,甚至我们熟悉的广告词“静心送给妈,需要理由吗” “生命一号,聪明你孩子的大脑”也包含了使用用法。试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成语的句式或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句子,并归纳类型。
时不我待 何去何从
☆高考链接: ( 2015新课标卷1第7题)(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不吾索是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索吾”)
课本例句: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之”起提前宾语的作用。 
宾语前置的类型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二、介词宾语前置
  晓之以理
☆高考链接: ( 2010全国卷第7题)(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1)译文参考: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用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采分点主要是:会、危言,以也应该在考虑的范围内。(“胁王以危言”应为“以危言胁王”是介宾结构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16 KB
  • 时间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