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膀胱压力测定.docx膀胱压力测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杨勇
膀胱压力测定主要有两种形式,最常用的为充盈期膀胱测压,亦简称膀胱测 压(Cystometry),顾名思义即指测定充盈期膀胱逼尿肌的活动,通常用于小儿尿 动力学检查或神经原性膀胱的危险性评估;完全性膀胱测压,又称排尿期膀胱测压 (Voiding Cystometry),不但测定充盈期膀胱逼尿肌的活动,也测定排尿期逼尿 肌的排尿功能,并根据逼尿肌压力和尿流率的相关性判断有无下尿路的梗阻。从定 义上看似乎完全性膀胱测压可两者兼顾,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按照 完全性膀胱测压而准备的。在对于多数神经原性膀胱而言,膀胱测压时并不能诱发 逼尿肌反射,所以所得尿动力学结果也多为充盈期膀胱测压。如对于一脊髓栓系伴 排尿困难的儿童,尿动力学检查的最主要目的是了解充盈期膀胱的顺应性、稳定 性、膀胱和容量,以及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单纯充盈期膀胱测压或加同步X影 像即可满足临床需要,因为对大多数主诉为排尿困难的脊髓栓系的患儿来说并不存 在排尿期,平时多依靠腹压辅助排尿。我们也可以将充盈期膀胱测压理解为完全 性膀胱测压的充盈期,从定义上讲并无冲突,只是单纯进行充盈期膀胱测压时并不 需要准备尿流率仪,膀胱压的测定也可尽量简易。而完全性膀胱测压则需要准备 尿流率和肌电图等等。为便于描述,我们将以完全性膀胱测压为例,详尽描述膀胱 充盈期和排尿期的尿动力学特征,及其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时其充盈期和排尿期尿 动力学特征的变化。
(一)病人的准备
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之前,首先应大致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并事先大 致确定希望能从尿动力学检查得到何种信息。比如对于前列腺明显增生同时合并糖 尿病的患者准备行TURP前,希望了解的是患者膀胱逼尿肌的功能有无明显的损 害。每个病人的症状体征不同,可能需要从尿动力学中得到不同的资料,需要不同 项目的尿动力学检查。因此在开始尿动力学检查之前,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①开始检查前确定需要尿动力学回答的问题;②设计相关的尿动力学检查项目以 尽可能满足回答这些问题的需要;③根据需要来设定尿动力学设备。遵循以上的 原则,可以尽可能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果通过一次检查不能回答某一特定的问 题,则应重复一次检查。如一主诉为尿频伴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检查中未能发现 不稳定膀胱或逼尿肌反射抗进现象,则应再重复一次检查,在这次检查中尽可能嘱 咐受试者咳嗽,刺激膀胱以诱发充盈期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或逼尿肌反射。
为使尿动力学检查能回答所需的问题,对产生症状的可能原因和相应的尿动力学 表现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单纯从解剖定义上来说,排尿障碍可分为:①膀胱功能 障碍(过度活动或活动低下);②膀胱出口功能障碍(过度活动或活动低下); ③混合性功能障碍。可以将以上三个解剖上的问题从功能上理解为:①储尿障 碍;②排尿障碍;③储尿排尿障碍。尿动力学评估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膀胱或膀胱 出口是否存在功能障碍(或混合性障碍),或了解是否存在储尿障碍或排尿障碍
(或混合性障碍)等。比如一位主诉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伴 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检查需要回答的问题有:①是否存在储尿障碍(不 稳定膀胱或逼尿肌反射抗进)造成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②有无排尿障碍
(如有无膀胱出口梗阻)以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排尿的影响。尿动力学评估仅仅 是患者全面评估的一部分,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其他相关的检查都不应忽视。排 尿日记对尿动力学检查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了解患者平均排尿量和最大排尿量有助 于确定膀胱测压时膀胱的最大灌注容量,排尿日记还应记录了每次受试者饮水时 间、饮水量、每次排尿时间、每次排尿量和是否伴随相关的下尿路症状,能为尿动 力学检查提供可靠的信息。检查中应尽可能针对产生症状的相应的尿动力学改 变,而何这种尿动力学改变应该是可重复的。比如患者主诉尿频、尿急伴急迫性尿 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应通过患者咳嗽或加快灌注速度尽可能在充盈期诱发逼尿肌 不稳定收缩或反射,但并非都能重复出患者的症状,因此不同的环境和时间,症状 也有可能不出现,必要时可在不同的时间重复检查。反之,检查中发现的异常也 并非一定有临床意义,比如一位排尿困难为主的女性,检查中发现有不稳定膀胱, 这对该患者来说并无多大临床意义,因为其平时并无尿频和尿急的主诉,出现这类 异常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膀胱测压导管刺激有关。因此为了更好的解读尿动力学结 果,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检查中发现的异常不能解释患者的症状,这种异常 则无诊断价值;②未能记录到可能解释症状的异常并不能出外这种异常的存在; ③并非所有的异常都是有临床意义的。尿动力学检查时所记录的资料是客观的, 但对资料的解读常常是主观的。资料解读可受到检查方法、检查时出现的情况(如
医学资料-膀胱压力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