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村整治方案
一、基本概况 后进村位于xx乡东北10公里处,全村6个村民组,405户1825人,共有党员28名,平均年龄50岁,村“两委”共5人,其中支部4人,村委1人。由于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致使我村各项工作在全镇排名后进,按照党委安排,结合我村实际该特制定如下整治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整顿村“两委”班子、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目的,按照“五个好”的要求进行,努力推进石联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目标任务 1、培养一支队伍。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实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发挥好党员作用。重视发展青年党员,培养村后备力量。 2、找准一条路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动党员群众献计献策,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制定村级发展规划,找准一条适合村情的发展好路子。 3、建立一套制度。督促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做到有章理事,按章办事。 4、解决一些问题。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问题
1、班子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开展工作难度大,思想压力大,直接影响村级班子的战斗力。 2、村内小巷道的硬化及田间产业路的路况差,村民出行不便,运输难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3、村务、政务公开程度不高。 4、村级集体积累少,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主要措施 1、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快速转变干部工作作风,通过与示范村的对比,找准不足、找出差距,实行《两委班子承诺制度》、《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实现用制度管干部。 2、抢抓省公安厅联村联户的机遇,为群众打通产业路,发展苹果产业,逐年硬化小巷道,为群众多办实事。 3、提高村务、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法决定村内的重大事务。 4、强化领导包村制度,选派两名年轻优秀的干部驻村蹲点的办法,实行《村级便民服务室跟班制度》。 5、对500亩的异地搬迁旧址中的120亩公共部分(场、路等)进行合并流转,村级集体积累年内力争突破零积累并逐年提高。 六、方法步骤本次集中整治工作分二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调查摸底(3月20日—4月12日) 通过走访、座谈、会议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村情,包括班子建设、党员队伍、村务管理、财务管理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 第二步。集中整治(4月12日—5月20日)在集中整治阶段,突出解决好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群众的进取意识;实施党员设岗定责管理,村干部承诺制度管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民主评议党支部、评议党员,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加强内部团结;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解决无人办事的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抓住“联村联户,为富为民”的机遇,解决村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群众谋发展。打通产业路,从实际出发,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力推行“4+2”、“3+5”工作法,进一步推动村务、党务、政务公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及深化。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集中帮助指导后进村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解决村务管理不民主、不公开的问题,教育和引导村干部自觉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认真执行村内重大事项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程序公平、公正、公开。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熟悉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和监督村务管理,使后进村各项工作尽快步入规范化的轨道。积极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实施领导包案制度。由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负责,组织专门人员,对“后进村”进行全面、细致的走访调查,听取、收集、归纳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疏通群众诉求渠道。 第二篇:后进村整治一、上下结合,逐村核实,切实找准“短板”所在 后进村总是相对的、动态的,把后进村选准、选实是抓好整顿工作的首要环节。以前确定的后进村,基本上是由乡镇“自下而上”单方提报的,或多或少地存有将“中等村”列入整顿范围的问题,致使一些真正落后的村得不到及时整顿提高。对此,我们采取了“上下结合”、逐村核实的办法确定后进村名单。首先,由组织部牵头,会同信访、计生、农业等部门逐个乡镇进行排查,“自上而下”提出参考范围名单,下发给各乡镇党委。名单
后进村整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