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华佗医学宣教
华佗(约145-208年),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字元化, 汉族人, 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 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她医术全方面, 尤其擅长外科, 精于手术, 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外科尤为擅长, 行医足迹遍布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她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 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诊疗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体操, 教导大家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 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今商丘市有“华佗祠”等遗址。
华佗简介
据人考证, 她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 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 而犹有壮容, 时人认为仙” 记载, 也有说她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容貌, 而且是鹤发童颜记载。据此, 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时代, 当是东汉末年三国早期。那时, 军阀混乱, 水旱成灾, 疫病流行,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初一位著名诗人在其《七哀诗》里, 写了这么两句: “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初社会景况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 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封建豪强, 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劳感人民。为此, 她不愿做官, 四处奔跑, 为人民解脱疾苦。
人物生平
东汉末年在中国诞生了三位杰出医学家, 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 董奉隐居庐山, 留下了脍炙人口杏林佳话; 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 理法谨严, 被后世誉为“医圣”; 而华佗则深入民间, 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 在内、外、妇、儿各科临证诊治中, 曾发明了很多医学奇迹, 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著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 足见其影响之深远。华佗是东汉杰出医学家, 《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她专门立传。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 其后代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小华庄(今谯城区华佗镇)。至华佗时家族己衰微, 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期望。从其名、字来看, 名“佗”, 乃负载之意, “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春秋》等古籍, 逐步含有了较高文化素养。
华佗行医, 并无师传, 关键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 在实践中不停钻研、进取。当初中国 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 望、闻、问、切四诊标准和导引、针灸、药品等诊治手段已基础确立和广泛利用; 而古代医家, 如战国时扁鹊, 西汉仓公, 所留下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感人事迹, 全部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 而且陶冶了她情操。
华佗精于医药研究。《后汉书·华佗传》说她“兼通数经, 晓养性之术”, 尤其“精于方药”。大家称她为“神医”。她曾把自己丰富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 名曰《青囊经》, 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 她医学经验所以就完全湮没了。因为她很多有作为学生, 如以针灸出名樊阿, 著有《吴普本草》吴普, 著有《本草经》李当之, 把她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华佗《中藏经》
中医华佗医学宣教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