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政治与社会(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章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第2章 投身经济建设
第3章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4章 参与政治生活
第5章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知识结构
第一章 透视经济现象
一、商品、商品交换和货币
(一)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一节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物品要成为商品,它必须是可以用来交换的,能交换到别的物品,也就是必须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一只羊换40斤大米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
就同类商品的生产而言,由于每个生产者的条件不同,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就不相同。这种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不同商品价值量的比较取决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简单劳动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劳动者需经过专门培养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
(3)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但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它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1. 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界分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商品,另一极是货币。

(1)货币的本质。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二)货币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一)价格

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

(1)价格是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2)价格水平与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3)价格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实质上正是价值规律强制性发挥其作用的表现形式。因为:
(1)商品价格的变化,始终是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
(2)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的商品总体看,商品的价格尽管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高低的两部分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商品价格与价值还是一致的。
(3)从不同商品的价格涨落来看,无论价格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经济政治与社会(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3.99 MB
  • 时间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