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一、浮脉类 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浮脉类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
1-1、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如按水上漂木。
【主病】主表证、也主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当外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①邪盛而正不虚时,脉浮而有力;
②素虚者外感,邪盛而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③久病体虚,阳气虚衰,虚阳外越,见脉浮而无根。
④生理性浮脉见于形体消瘦者。夏秋之时,也见浮脉。
1-2、洪脉
【脉象】脉体宽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主里热证(气分热盛,邪盛正衰)。
【脉理】洪脉的形成,阳气有余、内热充斥,气盛血涌,脉道扩张,故见脉洪。
①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阴竭阳越,阴竭而脉体失充,孤阳独亢而外越或虚阳亡脱,故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1-3、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
【主病】主诸虚证,又主湿证。
【脉理】濡脉—①气虚不能内敛,故脉浮软无力;
②精血亏虚,则脉道不充则脉细小;
③若湿邪阻滞压抑脉道,脉也软而浮细。
1-4、散脉
【脉象】浮散无根,稍按即无,至数不齐。如扬花散漫飞。
【主病】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脉理】气虚血耗,阴不敛阳,元气耗散,脉气不能内敛,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
2
1-5、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主失血,伤阴。
【脉理】芤脉—①多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②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散于外。 见失血伤阴之证。
1-6、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多主精血亏虚,临床常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因正气不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致使脉来浮大搏指,外强中干,如按绷紧的鼓皮。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
二、沉脉类 沉脉类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有沉、伏、弱、牢四脉。
2-1、沉脉
【脉象】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石沉水底。
【主病】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脉理】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脉沉而有力;②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而无力。
2-2、 伏脉
【脉象】脉位深沉,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主里证。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
【脉理】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伏而无力是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
2-3、弱脉
【脉象】极软而沉细。
【主病】主气血俱虚,阳虚。
【脉理】①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
②阳气虚无力鼓动于脉,故脉来沉软。
2-4、牢脉
3
【脉象】脉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轻取中取不应。
【主病】主阴寒内实(阴寒凝滞肝脉),疝气癥积。
【脉理】阴寒内积,阳气沉伏于下。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癥积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瘕聚、疝气为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
三、迟脉类 迟脉是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迟脉有迟、缓、涩、结四脉。
3-1、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脉搏60次/分钟以下)。
【主病】多主寒证,但也邪热结聚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慢慢老师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