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附加增强层设计和施工[转帖]
0 概述
建筑工程防水层在一些位置上因为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较早地出现局部损坏,造成整个防水层末到耐用年限即需返修。所以,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轻易造成局部损坏微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升防水层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使用寿命。但现在设计和施工时全部很不重视,很多人还没有增强层概念对增强层作法了解甚少,施工定额中也不包含这些内容,很多防水工程根本不做增强处理,这就成了防水层微弱步骤。
增强层是指对防水设防中微弱节点作增强处理层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提到“在基层轻易变形开裂遭受破坏提早老化或易受外力破坏节点部位,要增设增强层”。增强层有卷材增强层、涂膜增强层和密封增强层,需增强部位有:阴阳角、板端缝、天沟、檐沟、水落口、过水孔、排水口、防水层收头、出入口、穿过防水层管道、压顶、分格缝、后浇缝、桩头、排水沟、集水坑、门窗框、腰线、设施基座、结构混凝土裂缝等。
依据结构和选材,附加增强层设置可有下述多个作法。
1 阴阳角
屋面平面和立面交角处、地下室底面和墙面内外交角处、檐口和天沟交接处、天沟转角处、两个立面转角处形成阴阳角。这些部位常因为混凝土、砂浆干缩和温差变形产生应力集中造成开裂,有些裂缝宽度可扩展到5 mm。阴阳角增强层可采取卷材条,即在交角处铺贴1层100~150 mm宽卷材条给予加强。但因为卷材较硬挺,在交角处难以铺平、铺实,往往采取涂料加增强胎体布作为增强层,即在交角处涂150~200 mm宽、厚1~2 mm加胎体涂层。胎体铺贴时切忌拉紧,应松弛不皱。在3面交角处采取涂料增强,效果就愈加好了。
2 板端缝
屋面、楼板支承端板缝称板端缝。不管是现浇还是装配结构板,因为荷载作用产生板端负弯矩,板面下挠而板端上部裂开,再加上混凝土、砂浆干缩和温差变形影响,会使板端产生较大板端裂缝。装配式板板端裂缝更为显著,依据推算,6m大型屋面板板端将产生12mm左右裂缝,实地调查中5~8mm预制大型屋面板板端裂缝是常见。现浇结构板因为钢筋连续,裂缝要小得多,但通常二三年后全部能发觉可见板端裂缝。所以,板端缝增强层应有较强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卷材增强层
采取卷材作增强层应采取空铺方法。可采取200~300 mm宽、 mm厚高分子卷材或3mm厚改性沥青卷材单边点粘在板端处,或用压敏型粘结剂,然后铺贴大面积防水层。
涂膜增强层
采取加胎体防水涂料作增强层,涂料可采取和大面积防水层相容高分子涂料或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其作法是,在板端缝处200~300mm宽范围先涂刷隔离层150~250mm(如石灰水、石蜡或压敏型抗裂胶),干燥后逐层涂刷防水涂料,铺设胎体,通常一布三涂或二布四涂,然后再施工大面积防水层。
另一个作法是在板端处板缝中或找平层上预留凹槽,先填嵌密封材料然后按上述两种作法进行处理。
3 屋面天沟、檐口
天沟、檐沟和檐口处不仅轻易变形,而且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久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所以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因为天沟平面多
防水工程附加增强层设计和施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