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5页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1、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2、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价格比较昂贵或对细菌耐药性有影响的药物,应控制使用。
3、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价格昂贵、或不宜随意使用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或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5页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1、所有注册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2、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才能开具限制类抗菌药物处方,同时因患者病情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该类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使用,并有相关记录和签名。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5页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3、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必须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或科主任签名并应有相关记录,或经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严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或科主任将处方权限下放下级医生。
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5页
4、紧急情况下,根据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当班临床医师可以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一天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如需继续使用,必须按以上分级管理要求输相关审批手续。 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源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先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5页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限制使用以上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时仍应使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第一种情况:①感染病情严重者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人;④脏器穿孔者;⑤感染性心内膜炎;⑥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⑦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者。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5页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限制使用以上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时仍应使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第二种情况: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癌化学疗法;
③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109/L;④艾滋病病人。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5页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限制使用以上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时仍应使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第三种情况: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以上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5页
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1、喹诺酮类药物只应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其它系统感染,应参照药敏结果,除泌尿外科手术外,不得作为其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2、对18岁以下儿童,所有喹诺酮抗菌药物都属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科主任权衡利弊同意,签名后使用。
3、林可、克林霉素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颅内感染者不宜使用。
4、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只限于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克拉霉素。
5、腹腔感染一般以G—杆菌多见,阿奇霉素不宜用于腹腔手术病人。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5页
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6、四环素只限用于成人骨、关节、泌尿生殖器感染。
7、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为限制使用抗菌素药物。
8、氯霉素只限于伤寒病人使用,其它使用属限制使用抗菌素药物。
9、抗菌药物联用应控制在二种以内,临床医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经科主任同意。
10、一般病种抗菌药物使用应控制在3-5天,如根据病情需要延长给药时间,必须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
使用;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禁止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5页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