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仲景退黄十法.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 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生命就像一种回音, 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 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仲景退黄十法中国中医药报 2011 年4月 28日□范铁兵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发黄的论述, 并且于《金匮要略》中设专篇“黄疸病脉证并治”。对于发黄的治疗, 仲景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仲景退黄诸法简要归纳如下。解表退黄法适用于阳明湿热蕴结, 表邪未解的发黄证。《伤寒论》第 262 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太阳阳明合病,表邪未解, 使邪热与湿相合, 熏蒸肝胆而发黄。治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自外而解表散邪,内则清热利湿。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 提肺气以利水湿; 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 甘草、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协同,表里宣通,湿热外泄,则黄退身和。《金匮要略》黄疸病篇:“诸病黄家, 但利其小便, 假令脉浮, 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通利小便是黄疸的正治法, 假使黄疸初起, 有恶寒发热, 脉浮自汗的表虚证, 非内热影响者, 仍当汗解, 宜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表,加黄芪扶正以去水湿。由此可见, 黄疸病兼有表证者, 当辨明表实表虚, 表实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虚者用桂枝加黄芪汤。催吐退黄法适用于酒疸病位在上脘者,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酒疸, 心中热, 欲吐者, 吐之愈。”酒疸因嗜酒过度, 湿热内蕴而致。脉浮、欲呕, 病在上脘有上涌之势, 可因而越之, 运用吐法。其方药于篇后有记载: “瓜蒂汤:治诸黄。”方用瓜蒂 20 个水煎顿服催吐,使邪从上解。通腑退黄法适用于湿热黄疸而兼见阳明腑实证者。《金匮要略》黄疸病篇: “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 宜大黄硝石汤。”“此为表和里实”一句是辨证的结论,故治疗用攻下法,通腑泄热, 方选大黄硝石汤, 以奏清热通便, 利湿除黄之功。《伤寒论》 236 条:“阳明病, 发热, 汗出者,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主要病机为湿热郁结中焦,气机阻滞,肝胆疏泄失职, 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故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 通腑退黄,使二便通利,湿热尽去,取效甚捷。和解退黄法适用于少阳阳明郁热发黄者。《伤寒论》 231 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 一身及目悉黄, 小便难, 有潮热, 时时哕, 耳前后肿, 刺之小差, 外不解, 病过十日, 脉续浮者, 与小柴胡汤。”《金匮要略》黄疸病篇:“诸黄, 腹痛而呕者, 宜柴胡汤。”此乃阳明、少阳两经同病之湿热发黄, 但以少阳脉证为主, 由于少阳枢机不利, 肝胆失疏而发黄, 故用柴胡汤疏利肝胆,清利湿热而退黄。温化退黄法适用于太阴寒湿发黄。《伤寒论》 259 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太阴虚寒, 脾阳不运, 寒湿

仲景退黄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