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矿山救护中队高温浓烟综合演练方案一、总则 1 、编制依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的有关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救护指战员处理事故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根据我队的实际情况参照我市《鄂尔多斯市 2014 安全月演习方案》和当前国际、全省矿山救援技术比武项目和新时期矿山安全生产的实际, 科学设置训练项目, 创新训练模式, 突出高效练兵, 不断强化模拟实战高温浓烟巷道演习力度。特制定本方案。 2 、演习目的: 通过对设定事故的应急演习, 检验我队在事故状态下的救援保障能力、灾害控制能力,以提高我队抢险救灾的实战综合能力二、演习组织机构及职责: 1 、演副总指挥:郝重阳王建民 2 、工作组组成及职责抢险救灾组: 由各小队组成, 小队长为各组组长, 负责根据制定的方案实施各种操作项目。井下待机组: 由三小队组成, 小队长为组长。负责与地面指挥部联系,并负责将伤员运到急救车上。井下督查组: 由杨文杰( 组长)、苏清豹二人组成, 负责所有参加演习小队的全程跟踪和指导。后勤保障组: 由赵永明、吴海云、白云岐组成, 要做好整个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 包括演练所需的器材及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 以及演习中发生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工作。三、演习时间: 2014 年 10月 10日四、演习地点:通风救护部矿山救护综合演练场五、事故的性质: 模拟火灾事故此次演习模拟矿井火灾事故,设置温度 50 度以上,浓烟状态, 时间为 2 个小时, 佩用氧气呼吸器一次完成。演习内容包括闻警出动、战前检查、灾区侦察、抢救伤员、伤员急救、气体检测、高温浓烟状态下挂风障、惰泡灭火等。通过实战演练, 提高指战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锻炼队伍在非常条件下, 处理各类灾变事故的实战能力, 提高矿山救护队伍的综合素质, 为安全完成生产矿井抢险救灾任务奠定基础。六、演习内容: XX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有一名遇险人员下落不明,救护小队进入灾区侦察, 侦察时要检测气体、抢救遇险人员、烟雾状态下挂风障、惰气灭火等。七、演习要求: 1、参演小队的装备: 矿工斧 1把, 铜顶斧 2把, 刀锯 2把,皮尺 1个, 卷尺 1个, 电工工具 1套, 灾区电话 1套, 两小时呼吸器 1台, 担架 1付, 多功能气体检定器 1台, 温度计、圆珠笔各 1支、笔记本 1 本。指战员演习时必须携带齐个人装备(全面罩呼吸器、联系绳、矿灯、安全帽、战斗服、高筒胶鞋、粉笔 2 支) 2、基地指挥员要在基地, 掌握灾区情况, 指挥救灾, 并通过灾区电话与小队保持不断联系,听取汇报,了解灾情并把各地点的气体, 温度及通风设施和巷道破坏情况、汇报时间填入矿图, 根据灾情布置任务。 3、小队长通过灾区电话要与指挥员保持不间断的联系, 及时汇报侦察工作的进展情况,请示任务,小队记录人员将灾区遇到的气体、温度等情况填入记录表。进入灾区时小队长在前,副小队长在后,返回时相反。 4、佩用氧气呼吸器在灾区工作时, 每项操作的“开始”和“结束,”都应按小队长的命令执行, 在没有接到小队长命令时小队人员不许从事任何工作。 5、头灯必须挂在安全帽上, 如安全帽、头灯、面罩脱落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复位。 6 、操作时暂不使用的装备、工具带在身上或放在消防材料库,撤出时必须全部带出。 7 、在灾区工作时,如果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应立即进行处理, 当不能现场处理时, 全小队退出灾区, 更换氧气呼吸器后全小队再进入灾区工作。八、演习操作程序 1 、演习开始时,由中队长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同意后,中队长下达“演习开始”的命令,演习正式启动。 2 、闻警集合值班小队接到事故电话时,电话值班员立即按下电铃按规定接听和记录, 小队听到闻警集合的警报后应立跑步集合, 面向汽车列队,小队长清点人数,电话值班员向指挥员报告事故情况, 指挥员简单布置任务后,立即发出上车命令。 3 、下井准备到达事故现场后,全小队携带技术装备下车,列队报数,并向指挥员报告, 指挥员下达战前检查的命令后应迅速到指挥部领取任务。小队长下达战前检查的命令后, 全小队立即进行氧气呼吸器的检查。其顺序为: 打开氧气瓶检查呼吸两阀、自补、手补、排气、压力、外部附件,检查完毕后,小队长问: “装备? ”小队人员全体回答“齐全”小队长问: “仪器”小队从 2 号队员开始。依次报告: “X 号队员仪器良好,压力 XMP ,”小队长最后报告自己的仪器状况。由指挥员检查装备( 工具按六字方针要求检查)。装备检查完毕后, 小队长向指挥员领取任务, 报告词:“报告指挥员同志, xx 小队实到 xx人, 装备齐全, 仪器良好, 最底气压 18MP , 请指示, 报告人: 小队长 XXX 。”指挥员在布置任务时其词如下: 任务:1 灾区侦察 2 抢救伤员 3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