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高考复习
LT
2 / 92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目的、对象、作用)
奴隶社会: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 宗法制(核心、大小宗关系、作用)
皇帝制度(创立者、核心)
古代中国 秦:三公九卿制(三公名称、职责)
政治制度 中央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名称、职责、运作、特点、作用)
明:废宰相、设内阁(人物、内阁地位)
封建社会:专制主义 清:军机处(建立者、特点、意义) 两大矛盾
中央集权制度 秦:郡县制(特点、意义) 两大趋势
(前后期影响) 地方行政制度 汉初:郡国并行制(危害、解决措施)
元:行省制(原因、影响)
汉:察举制(特点、主要途径)
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特点、弊端)
隋唐:科举制(特点、作用、发展变化)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变迁: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2)夏:约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王朝
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2.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1)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周天子的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②内容:
A、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B、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
C、诸侯权利:a、政治:设置官员;b、经济:征派赋役;c、军事:建立武装
D、诸侯义务:a、政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朝觐述职;b、经济:交纳贡赋;
c、军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③影响:A、积极(初期):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统治疆域
B、消极(后期):诸侯势力膨胀,周王室衰微
(2)宗法制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影响:A、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地位;B、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③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④大小宗关系:小宗服从大宗,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在血缘上是亲属关系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新增)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王权和神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 92
4 / 92
5 / 92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①演变过程:中央: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清(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
地方: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汉初)→行省制(元)
②演变过程中的两大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③演变过程中的两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①积极(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
A、政治上: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C、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发展
②消极(封建社会晚期):
A、政治上:易引起暴政;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B、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思想上:文化专制,阻碍近代科学发展
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6 / 92
必修一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方式
产生条件
城邦制度:(特点)
希腊民主政治 奠基:梭伦改革(内容、地位)
发展历程 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地位) 对后世影响
古代希腊罗马 顶峰:伯利克里时期(内容、地位)
92 / 92
政治制度
起源:罗马共和国成立
罗马法 习惯法 成文法(诞生标志、意义)
发展 核
历史小高考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