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表
: .
日期
2013-1-14
主持人
曹旭彬
主讲人
叶尔肯
题目
肺栓塞溶栓治疗
参加
金恩斯 程红兵李胜东
侠杨晓芳 穆婷李桂花
王莉沙吾列西李贵荣
成秋雁 武雨
人员
学
习
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辰介绍了“肺血栓栓塞症 (PTE)溶栓治疗多中
心临床研究”的结果。这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将不同的溶栓方案在疗效、安全性 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期有助于制定适于国人的 PTE溶栓方案。
研究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纳入36个中心的246例明确诊断为肺栓塞 患者,米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 4组:尿激酶12小时组(70例,4400 U/kg 静脉注射10分钟,继以2200 U/kg/h持续静点12小时),尿激酶2小时组(58例,20000 U/kg 持续静点 2 小时),rt-PA 50 mg 组(65 例,50 mg 静滴 2 小时),rt-PA100 mg 组(53 例,100 mg静滴2小时)。主要终点为治疗后 14天内岀现死亡、大岀血,次要终点为完 成14天临床观察,并于治疗后14天复查心脏超声、核素肺灌注扫描和 (或)CT肺血管
造影。根据上述结果计算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显示,四种溶栓方法均可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有效率均在 94%以上,尤以
50 mg rt-PA 的临床疗效更佳,有效率可达到 %。将rt-PA 增加到100 mg并未能 提高溶栓治疗的有效率。在治疗后 14天,85%以上的患者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治疗
后,患者核素肺灌注扫描肺段缺损数逐渐下降 ,至治疗后第14天,用核素判断的有效率
在70%以上。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为岀血 ,但大岀血发生率较低 (%)。
容
于取栓过程中发生的肺栓塞。 为此,取栓术前最好经颈内静脉置下腔静脉滤器 ,可靠地
防止术中血栓脱落。至于文献中介绍,笔者也用过的首先自健侧股静脉插入球囊导管 ,
使之挡于下腔静脉分叉处的方法并不可靠 ,因取栓后此囊仍要撤岀,残留或被暂时阻
挡的血栓仍可脱落。即或如此 ,笔者自患肢股静脉切开以 F5或F6 Fogarty球囊导管
取栓时,仍令助手压迫脐部,经10余例治疗,也未发生明显肺栓塞。 近心侧取栓完毕后,
远心侧由于股静脉瓣膜的阻挡 ,Fogarty 球囊导管难以逆向进入,因而用的是以驱血带
自远侧向近侧挤压的方法,也即Milking法,此时可见血栓自股静脉切口被挤岀。 髂股
静脉取栓不完全首先主要发生在左髂总静脉部 ,因该处可能早已或多或少地受到左髂
动脉的压迫,使局部狭窄难以解除。其次 ,肢体远端中、小静脉内的血栓也难以挤尽。
在切开股静脉前自然要使患者处于肝素化状态。 取栓完毕,或直接缝合股静脉,或做暂
时性远侧股动、静脉痿,以提高手术疗效。术后需以肝素经静脉抗凝 3〜5日,再改为
口服抗凝药2〜3个月。
日期
2012-1-24
主持人
曹旭彬
主讲人
叶尔肯
题目
肺栓塞溶栓治疗
参加
金恩斯 程红兵李胜东
张兴风王莉
沙吾列西李贵荣成秋雁
武雨侠 杨晓芳 穆婷李桂花
人员
PE是一个国际化的健康问题,估计在法国其年发生率超过1 0 0,0 0 0例,每
叶r ——
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住院病人中有6),0 0 0例,而在意大利每年新发生的病例
至少为6 0,0 0 0例。PE的诊断经常是困难的,并常常被漏诊。未经治疗的 PE死
亡率大约为3 0%,但经过充分治疗(抗凝)后,死亡率可降低至2 — 8%。
深静脉
血栓形成(DVT)和 PE是外科手术、外伤、分娩后和各种医疗状态下常见的疾病 和死亡原因。但是有许多病例未能被识别, 并因此未治疗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实际上,
在尸检中PE的发生率(住院病人中约12 — 15%)3
0年来并无变化。由于现代
医疗提高了肿瘤病人、心脏病人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寿命,所以 PE可能成为一个
更常见的临床问题。
在急性病程内,
PE可能是致命的:近期的ICOPER研究了 52所医院中共2
学
4 5 4名连续的急性 PE患者,发现3个月中累计死亡率高达17
5%。有时,PE
是对即将死亡患者的“致命一击“。
然而,根据不同的尸检研究报告,
"可预防的“死亡
习
的范围为2 7%一68%。从长期来说,反复的栓塞
科室业务学习情况登记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