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
LT
地级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
欧阳钟辉 赵晓君
(泉州师院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地级市电子政务的初期必须对工程的目标有一个从上到下、由里及外、纲举目张的全面透视,逐步摸清和确定工程要完成的细化目标、各细化目标的相关关系及完成的先后次序。这种顶层设计一般是在某个层面的政府体系内进行立体的规划与设计,遵循“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设计要求进行的。该设计还包括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与监督、信息中心建设、数据备份安排等物理硬件内容。由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及业务类型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必须以系统的配置方式应对可能的动态管理变化。
关键词:地级市电子政务 顶层设计 系统配置方式
一 、引言
多年来,“顶层设计”这个名词经常被使用在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或某公司单位范围内信息化的初期阶段。然而,信息技术的学术和工程界至今对此没有给出一个较完整、科学、权威的界定和结论。
综合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顶层设计的研究、探讨及我们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我们对此的理解是:跟其它工程一样,信息化工程的初期也必须对工程的目标有一个从上到下、由里及外、纲举目张的全面透视,然后逐步摸清和确定工程要完成的细化目标、各细化目标的相关关系及完成的先后次序。由于对信息化工程的严谨、科学的要求,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信息在工程系统中有一次以上的输入,与该信息有关的任何信息需求只能以衍生的因变量或
“只读而已”的形式出现。
因此,所谓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即是就某个层面的政府体系进行立体的规划与设计,按 “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设计要求,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首先,该设计应该包括政府管理服务体系的所有管理服务功能,还要包括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与监督、信息中心建设、数据备份安排等技术层面的内容。因为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部制改革、政府职能、具体业务类型及政府绩效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呈动态变化趋势,设计必须兼顾政府为经济社会管理服务这一“不变”的基本要求,同时应对呈“万变”的动态变化行政管理体制、部制改革等。
二 、国内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经验及教训
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即是要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这不是件那么容易和简单的事情,尤其在各政府部门信息化还没有完全走向有序化的时候。
面向用户逐渐深入系统核心应用,系统分为5 个层次,包括服务渠道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和基础设施层。“二纵”是指上海城管行政执法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贯彻始终的管理保障体系,由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组成。
图1 上海城管行政执法电子政务平台
将过去分散在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市政公用、绿化、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的47类行政处罚权,集中由一顶“大盖帽”来执行。实现上海城管执法电子政务系统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前端和渠道以及政府公务员内部办公和业务系统的客户端加以整合,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为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公务员提供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服务。
三 、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背景因素
从2004 年“电子政务年”以来, 我国电子政务投资增长率继续保持两位数。基于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原则,广省从2002 年就开始以建立省级网络平台为中心进行资源整合; 贵州省以“电子政务内网”为基础开发了大量统一的综合应用项目; 山东省也以“王”字形统一架构和政府综合门户网站群的方式对全省的政务网络体系和应用体系进行了改造和规范; 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西藏目前也已制定了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发展规划; 同样起步较晚的黑龙江省, 在充分考察论证了全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发展模式, 在几年时间内, 将全省的政务网络资源实施了有效的整合, 成为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尽管在全国对资源整合工作认识在迅速提高, 但实际实施的效果却不十分理想, 绝大多数的省市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工作还都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缺乏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作为支撑。这些项目建成之后一般存在下述问题:
1.大框架下项目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等集成要求常被忽视;
2.由于未做有效的顶层设计,往往后来发现系统少了某些功能或信息成“孤岛”状态了,就以二期、三期等持续不断的系统建设工作来补充,甚至推倒重做某一项目;
3.一当政府体制、部制或政策规则有所变动,则有关的电子政府项目马上面临修改或推倒
地级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