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借助图片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并积累写花的四字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想象练笔将“花团锦簇”等词语的具体意思写出来,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想象练笔将“花团锦簇”等词语的具体意思写出来,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25课,知道这一课是我国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爷爷写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二、细读全文,感受景色的奇丽
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在德国留学生活了整整十年,觉得德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国家,年过四五十年后作者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了怎样的赞叹?请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这句话。
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说,然后读相关的句段。
(师相机板书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解释“奇丽、奇特”)
2、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德国去感受那里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风情吧!请再次读读课文划出体会景色的奇丽和体现民族的奇特的句子体会体会。
3、随机小黑板出示相关的重点句段: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让我们看看文中的插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奇丽的景色来?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教师感情朗读(录音朗读),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
(2)这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希望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来!
(3)评价:你觉得他读怎样?如果是你会怎样读?
(4)大家一起来像他那样读一读!
4、诵读美景,佳句积累:这么美的景色,你想不想把它永远地珍藏在记忆中呢?那有什么好办法呢?赶快背背吧。你来试试。一起来,好吗?
三、感受民族的奇特
过渡:领略了德国奇丽的风景后,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民族奇特在哪里?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3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加以体会!(出示句子)
1、通常我们是怎样养花的?养给谁看的?
2、德国人将花的脊梁对着自己,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自己不喜欢花?
3、从他们的做法中你看出了什么?这样的做法可谓是什么?用书上的语句说这就叫什么?
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养花这件事来看,哪里体现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时你会后悔把花养给别人看吗?
过渡:你看,德国人就是这样,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走在街上又各自看别人的花。走在德国的街头,到处是花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