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与自然的关系: (1 )人不能离开自然; (2 )人能动地改变自然界; (3 )人的存在有意义是在于基因的独特性。 2. 城市:是具有一定非农业人口规模为主的居民点。 3. 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4. 田园城市布局: (1 )呈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 (2 )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 (3 )在城市直径以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4 )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广场、仓库。 5. 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是由恩温· 帕克设计完成的第一座田园城市。 6. 城市规模: (1 )人口 1,000,000 以上为特大城市; (2 )人口 500,000 — 1,000,000 为大城市; (3 )人口 200,000 — 500,000 为中等城市; (4 )人口小于 200,000 为小城市。 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著作《明天,通往真正的和平之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模式。 8. 霍华德与柯布西耶思想的比较(1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状况; (2 )不同点: 霍华德:城市分散;发散—新建城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柯布西耶:集中发散—全面改建城市地区—建筑师角度,以物质空间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9 .1993 年在雅典帕提农神庙下签署《雅典宪章》,核心内容: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 10. 马丘比丘宪章( 1977 年),(1)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将视之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2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3 )强调公众的参与。 11. 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 相同点: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两种艺术都强调感情的表达; 不同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中国的传统园林的场所实质是“内部的”和“私用的”,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更接近于“外部”和“公有”。▲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 18 世纪中叶后的(英国) 部分皇家园林开始对公众开放,随后是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相效仿。▲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2. 园林绿地改善小气候功能:(1 )调节气温( 2 )调节温度( 3 )调节气流。 13. 人居环境最舒适的相对湿度 40%-60% (或是 30%-60% )。 14. 城市带状绿化包括城市道路和滨水绿地,它们都是城市的通风渠道,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的夏季风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随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为炎夏的城市通风创造良好条件。 15. 带状开敞绿地,若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应,若绿化带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则具有良好的防风效应。 16. 联合国在 1969 年《有关绿地规划的报告中》提出城市内人均绿地要达到 60 平方米。 17. 当二氧化硫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四百时人就会死亡,每公顷柳杉能吸收 60 公斤二氧化硫, 此外,研究还表明: (1 )对二氧化硫抗性越强的植物,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就越多; (2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的抗性比针叶树要强; (3 )叶片角质和蜡质层厚的植物一般比角质层、蜡质层薄的要强; (4 )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的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强; (5 )臭椿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