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过年的情感散文
小时候的我是很盼望和喜欢过年的。
记忆中的寒假是最开心快乐的,因为不是农忙时节不用干活,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 要过年!
那时候的寒假真的是无忧无虑啊,父母的忙碌与操心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只管尽兴 地从家里玩到外面再从外面玩到家里,每天那个累啊!每天那个开心啊!
而过年应该从腊月23开始算起。
23是灶神上天和扫尘的日子,这一天里,家家户户会上香虔诚祭拜灶神、送灶神上天, 然后里里外外清洁大扫除,准备迎接新年。
24过小年,这就意味着年真的来了!各家都开始进入迎接新年的倒计时,各项过年准 备工作也在逐项进行和落实中,其中最让我们期待的应该是除夕和初一了。
“30晚上的火,月半晚上的灯”,这是本地的习俗,30晚上的火一定要旺,越旺越 好。到了 30下午,我们就开始把火烧得旺旺的,那是小孩子都感兴趣的一件事了。一般 的情况下,在父亲把火烧燃后,我们就负责添柴了,两个弟弟特别调皮,每次总是故意把 柴添得很多,看着那蹿得很高的火苗不停地跳动,他们就开心地在旁边笑着跳着,不时地 还拍着手大叫,然后还不时地从火堆了夹一个红透了的火种出来炸鞋。那火红的火苗映着 他们冒着汗的兴奋脸庞更加红通通的,我就在旁边看着,负责他们的安全。
现在想来,我们家乡过年较其他地方而言是非常简单的。那时候,一般的家里会准备 一些糖点,然后除了炸点兰花豆、花生什么的,其它的就很少。但在我的印象中,从下午 开始,陆陆续续地吃了兰花豆、花生、蛋卷,还有爆米花、金果、雪枣之类的后,肚子就 早已经饱了,所以除夕晚上的饭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就只是个过场了 o
除夕的团年饭比较丰盛,其中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猪蹄,记忆中的我从来 没有在除夕吃过它,因为太腻,父母把它们叫做元宝,就是吃了来年富贵发达的意思吧! 总之,除夕的盛宴对于我们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关心的是饭后的点灯笼和拖木瓢。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灯笼玩,但是妈妈好像特别喜欢灯笼,小时候的我是玩过好多灯 笼的,弟弟们倒不是怎么喜欢,他们一般都不要,但玩过的灯笼大多都是被他们烧了。小 时候的他们好像破坏欲特别强,好好的灯笼在我玩过后给他们没多大一会就会化作了一缕 轻烟。
吃过饭把灯笼点上出来,其他的小伙伴们也陆续出来了,我们先要比一下谁的灯笼最 好看,最特别,我的灯笼一般都比较小,但几乎每次都是最好看的,那一刻,心里就会特 骄傲,也特感谢妈妈,也特佩服妈妈的眼光!比过后,我们的灯笼队就绕着村子走,一边 走一边嘴里唱,唱的什么我现在记不全了,只记得好像有这么几句:打灯笼,上通城,接 老伯,吃线粉……伙伴们念得好快,好像当时都没有好好去想念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 好玩,觉得开心。
我最喜欢那点着红烛的灯笼,红红的特别喜庆和热闹,朦朦胧胧的给人很多美好的联 想,那摇曳闪烁的柔和的红光让我想到天上的星星,想到了夏天那飞舞的萤火虫,甚至想 到了天上那美丽的彩虹,那一盏盏灯笼在夜晚更像一条火龙在游走……
玩过灯笼回来还有一件事特别好玩,那就是拖木瓢。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把木瓢把栓住, 在楼板上拖着走,口里念:敲木瓢,打木瓢,老鼠生崽不成坨,生一窝死一窝,生的没有 死的多……寄意很明显,就是咒那该死的老鼠!这件事我没多少兴趣,都是弟弟们在楼上 把那木瓢拖来拖去,乐此不疲。
做完这些我们就没事了,也累得差不多了,而父母
有关过年的情感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