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反思.doc一年级上册《比较》课后反思
《比较》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信息窗二,是我进入大光华以 来讲的第一次数学课。我已经完整的上完了两个课时一一新授和练习,通 过不断的调整和打磨,感觉到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内容。
刚接到要我讲课的消息时,心里暗暗窃喜,终于有机会讲数学课了。 可是第一堂试讲就出现了重大失误。由于上课时间是一周的最后一节课, 孩子们着急回家,再加上我的课并不算精彩,下半段的课我几乎掌握不住 课堂,孩子们差点乱成一锅粥。课后张主任给出了一句令我很伤心的评价: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节乱堂。
课后我必须深刻反思了,到底是什么使我的课如此经不住考验?作为 新老师,我各方面的能力与经验都很不足,但最重要的,也许是如何把学 生拉到我的课堂上来。学生对我的新鲜感很快就淡下来,我必须在课堂上 用各种可能的有效方式吸引我的学生听讲。针对一年级的孩子的心理特点, 我果断采用了林老师的小组评价的方法,激励孩子积极听讲并回答问题。 表现非常优秀的孩子,当机立断给予重重的口头表扬或者奖几颗小星星、 小印章。除了评价没跟上,我认为自己上课的语言也是必须改的地方,说 话太多太乱,自己累的难受不说,孩子们根本不喜欢这种话唠似的老师。
我们家的主任钟静主任从澳大利亚回来了,她要听我的课。我换了一 个班再次讲这堂课。自我感觉这堂课不算精彩,但尚可以接受。因为开课 晚了几分钟,这节课只做了三个练习。接下来的评课把我吓住了,“这堂课 的效率为零”钟主任这样评价,以至于我们整个数学组都被我连累,挨批, 然后老师们要再准备《比较》的第二课时。好几天我的心情都不好,原本
很骄傲的我失去了信心,我该怎么讲课?
困难摆在面前,我不能不去思考。我想,最关键的应该是自己的目标 定位不准确,学情了解不深入,原本简单的内容被我讲复杂了。一节课喋 喋不休,练习没做多少,就是仅有的练习也是多数学生原本就能做对的问 题。已经学会的内容还有必要讲吗,数学是要教学生思考的,是要使学生 变聪明的,我这种上法怎么行。
张主任的课是一堂练习课,她把整堂课弄成了闯关的形式,激起了学 生的兴趣,练习的题目设计也都有梯度,这样的一堂课下来,老师不费太 多力,学生还能精力投入,学有所获。最令我佩服的就是,整堂课张老师 注重培养学生审题和找关键字的好习惯。
然后,就又轮到我了。区教研中心的数学教研员要过来听课,我又被 提了过来。这次我要讲的也是《比较》的第二课时,也就是练习课。在组 长和各位数学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这节课准备的更充分了。组长叮嘱我, 课堂上语言一定要简洁,一定要及时评价,一定要该放手的放手让学
《比较》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