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教学设计
课题:18 丝绸之路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张 莉 使用人: 张 丽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准备:
前置性作业: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划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并能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3、读熟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检查生字、词语、课文阅读的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构建话题,合作交流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熟读之后的表演,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重点提升,品读感悟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
18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