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肛啄癖
引起的因素其实很多的,首先是管理方面的因素:
1)密度过大:密度过大,鸡群异常拥挤,饲料或饮水槽不足,导致强者强食,弱者受强者追逐和攻击,弱者被啄,鸡群会出现啄癖。
2)光线过强:光照强度过大会刺激鸡体,造成鸡体的生理机能紊乱,过度兴奋会出现啄癖。
3)鸡群断喙不彻底:鸡只天生就有啄物的习性,当鸡体断喙不好,很容易啄伤其它鸡只,这样易形成恶性循环,一个鸡带头啄,其它鸡都跟着学,引起整个鸡群的啄癖的发生。
4)外伤出血:鸡体对红色特别敏感,一见到红色特别兴奋,机体激素分泌失调,易引起鸡群的啄癖。
5)鸡群出现脱肛:A、你养的鸡性成熟提前,提前开产的鸡往往易脱肛。B、母鸡由于饲养管理不好或发生一些疾病,导致鸡群整齐度差,体重偏小,这样的鸡群开始产蛋后易发生脱肛。C、体重过肥的鸡只,泄殖腔周围脂肪沉积使组织弹性降低,从而在产蛋后输卵管不能正常恢复引起脱肛。D、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饲料粒度太小,胃肠蠕动减弱,发生便秘,产蛋时蛋通过泄殖腔润滑度较低,使蛋和泄殖腔一同脱出。E、产大蛋、双黄蛋鸡只易发生脱肛。F、种鸡人工授精时人为的操作方法不当,如翻肛时用力过猛或操作时间过长,使翻出体外的泄殖腔不易复位,输精时器械造成泄殖腔或输卵管损伤出血等,都易引起脱肛。
鸡只脱肛后,泄殖腔和部分输卵管粘膜脱落,别的鸡只易对脱肛鸡进行啄肛,从而形成啄癖。
6)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NH3、H2S、CO2(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过多,均会破坏鸡的生理平衡,造成鸡烦躁不安,相互追啄。
7)应激:鸡群的免疫、转群、意外惊吓、突然换料及开产时的产蛋等一系列应激因素,往往造成鸡的惊恐,容易引起啄癖.
2、营养因素:
1)日粮中缺乏某些蛋白质和氨基酸往往是鸡和鸭啄肛癖发生的根源;鸡啄羽癖往往与含硫氨基酸与关。
2)钠、铜、钴、锰、钙、铁、锍和锌等矿物质不足都可能成为异食癖的病因,尤其是钠盐不足使家禽喜啄食带咸性的血迹等。某个小鸡只要有点小损伤,其他小鸡都来啄食这种血迹。可造成啄肛或恶癖。3)维生素A、B2、D、E和泛酸缺乏,使体内许多与代谢有关系密切的酶和辅的组成成分的缺乏,可导致体内的低谢机能紊乱而发生异食癖。
3、疾病因素:
1)感染某些疾病,特别是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新城疫、禽流感等引起的卵巢、输卵管和泄殖腔发炎。因炎症产物对局部刺激,病鸡为排出刺激物常不断地努责而诱发,同时由于炎症使这些部位机能障碍,产蛋时易造成脱肛。某些疾病或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长时间腹泻脱水,导致输卵管粘膜润滑度降低,生殖道干涩,鸡产蛋时强烈努责而脱肛。
2)个别鸡群因患疥螨、羽虱等外寄生虫病,以及皮肤外伤感染等也可能成为诱因。另外,球虫病或腹腔肿瘤时也可影响肌肉弹性而造成脱肛,从而诱发啄癖。
防制措施
对啄癖的防制应首先搞清楚啄癖的原因,然后采取适宜的防制方案。
1、针对饲养管理不当所采取措施
1)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合理光照。
2)合理正确的断喙,应上1/2、下1/3,切除喙部的生长点防止断喙不彻底。
3)防止笼具等设备引起鸡的外伤。
4)适时开产,防止过早的开产;育成其间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防止开产鸡群的体重不达标;防止鸡体过肥。
5)种鸡进行人工授精时应特别注意翻肛的手法,切忌粗暴或翻肛时间过长。
6)注意鸡舍的通
啄肛啄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