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申时行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申时行传》原文及翻译
1 / 3
《明史申时行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申时行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申时行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
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 请帝永禁革之, 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
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 时行假他疏逐之去。 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冬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
赖以免。十四年正月, 光宗年五岁, 而郑贵妃有宠, 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
豫久之,下诏日:“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
皇长子十五岁举行。 ”时行因戒延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 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
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
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
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
群臣之议以请立, 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 巧避首事
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
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
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
侍郎改任吏部职。 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而受到张居正赏识, 含蓄宽容不标新立
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竞内阁大臣, ( 他) 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 张居正揽权很久, 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温水,异己之人全部 #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 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 实行宽大政策。 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
万历十二年三月, 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 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 申时行上奏申辩, 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中用懋, 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
《明史申时行传》原文及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