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世界第一讲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
一 “地缘政治学”及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地缘政治学萌芽于19世纪末。其创立者是德国莱比锡大学
地理学教授、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
拉采尔1896年发表的
《国家空间的成长法则》、
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
1900年发表的
《作为国民巨大源泉的海洋》,
是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基本理论:
(1)“国家有机体论”
(2)“生存空间论”
(3)“成长尖端论”
1901年,瑞典学者、德国哥德堡大学教授哲伦在《科学的政
治学》中首次使用了“地缘政治学”这一名称。
1914年,哲伦发表了《现代的诸列强》、1916年发表了《生
存形态的国家》和《世界战争的政治问题》,正式将地缘政治学
作为一个学科提出。
1920年,哲伦发表了《关于地缘政治学体系的基本问题》,
首倡用地理环境解释政治现象和事件。
瓦尔根堡根据国家行为循环学说,对“国家有机体论”作了进一步阐发。
哲伦进一步发展了拉采夫提出的地缘政治学的核心思想“生存空间论”
豪斯霍菲尔将“成长尖端”分为五类:
1)消失、被动的成长尖端;2)不活泼、退化的成长尖端;
3)永久、潜在的成长尖端;4)逐渐增长的成长尖端;
5)能动、扩展的成长尖端。
地缘政治学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理论
(1)英国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
H· 麦金德(Halford Markinder)
提出的“大陆腹地理论”。
(2)美国海军军官、
()提出的“海权论”。
(3)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
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
“如果我们的历史是一部受难和外国入侵的历史,那么这是
由朝鲜的地缘政治环境的。”
——朴正熙:《我们国家的道路》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几个世纪以来,朝鲜在地区关系和全
球关系层次上屡经动荡……它的历史进程总是与它的人民的意
愿相悖,而与大陆和海洋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斗争密切相关。
这些国家你争我夺,意在控制朝鲜半岛,使之成为进攻对方的
基地或成为抵挡对方进攻的缓冲区。因而,朝鲜的历史是这个
国家的人民对其地缘政治命运的挑战史。”
——金大中:《建设和平与民主》
“三八线”的形成
提案:林肯 博尔斯蒂尔 腊斯克
决定: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
发布:麦克阿瑟及《总司令第一号》
斯大林接受“三八线”的条件
二 朝鲜半岛的分裂
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博弈
美国有关战后朝鲜安排政策经历三个阶段:
1、1945年5月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统治层意见分歧
2、1945年7月16日 “试管合金”(tube alloy)试验成功后,
美国统治层意见分歧。
3、1945年8月 美国在广岛、长崎扔下原子弹,苏联出兵后的最
终抉择。
苏联方面的考虑:历史 VS 现实
1、历史的记忆:
“ 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俄国的战败,
给人民留下了沉痛的回忆……
俄国人民相信并在等待着总有一天
日本会被打败,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
等这一天等了40年。”
——《斯大林文选》
2、现实的“交换”:
北海道以北成为苏军“受降区”
两个朝鲜的形成
1945年12月底,美、苏、英三国外相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决定由美、苏、英、中四国对朝鲜进行为期5年的委托统治,
在此期间在朝鲜筹备建立独立的国家。
1948年8月15日
大韩民国成立
1948年9月9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围绕“三八线”展开的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5日,
朝鲜南北双方在三八线发生武装冲突,
1950年6月28日,
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攻占汉城,
朝鲜战争规模超越边界冲突。
世纪的世界第一讲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