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部管理及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一、部门管理 1 、部门各级管理岗位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有待进一步完善。 2 、部门及班组库房、工器具管理不规范,需制定相应制度予以改进。 3 、定期工作执行的监管力度不强,对未按时执行的定期工作没有安排,对暂时不能执行的定期工作未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4 、各岗位制度执行不力,工作流程不清楚,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不默契。 5、安全管理的认识不高,“一岗双责”的理念不到位,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程度不到位, 安全教育、检查不深入, 安全学习、培训流于形式。 6 、员工责任心不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部门、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现象,缺乏承担意识。二、检修、设备管理 1 、缺陷管理中存在:消除缺陷的质量不高,过程监控不到位, 执行标准、工艺不严格, 对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到位, 不能举一反三有计划的处理、判断同类型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而造成重复缺陷、同类型缺陷经常发生。 2 、员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平,大多员工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只注重干活,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3 、检修质量监控不严,没有严格执行检修标准,返工作业时常发生,造成设备完好率下降。 4 、技术管理流程不畅,现有的技术力量对现场工作的实际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方案论证不充分,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度不够。 5 、办理工作票的时间较长,部分工作不能及时开工和终结,延误消缺进度和试运验收。 6 、部分备件的采购周期太长,不能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 7、 2015 年实行新的外委承包方式后, 热工、电气二次专业的人员流动大,新增员工一时难以得到独立工作能力,过渡比较困难。 8、锅炉本体漏灰严重, 自机组 2011 年投产运行以来, 未对锅炉本体密封进行彻底拆除保温检查, 部分基建遗留漏点未补焊, 机组 A 修期间未能彻底处理, 针对漏点制定治理措施, 利用机组计划检修机会继续对漏点进行彻底处理。 9 、刮板给煤机漏煤严重,机刮板与底板长期运行磨损,导致箱体钢板减薄, 煤粉外漏, 利用机组停运对刮板给煤机箱体底板进行更换。 10、除渣系统设备漏灰, 冷渣器动密封磨损严重, 使得冷渣器在运行时在动静密封处漏灰, 待冷渣器扩容改造项目批复后实施, 解决动密封漏灰渣缺陷。同时运行应加强调整, 防止冷渣器自流频繁发生。 11、针对链斗输送机箱体漏灰, 在机组停运时对法兰处进行满焊, 并加固上盖板密封。 12、两台机组给水泵主泵驱动端油档渗油( 油档间隙不能调整), 液力耦合器油档渗油,且电机油档在 2012 年进行过改造,但改造效果不佳。前置泵结合面渗水, 治理方法为更换结合面密封垫为耐高温 200 ℃、耐高压 , 型号为 SF3300 的纤维板, 同时更换结合面紧固螺栓垫片为铜质齿形垫片。目前正在治理。 13、给水泵机械密封冷却水管道接头太多, 增加了漏点, 计划停机更换为 DN25 的焊接针型阀,这样减少了漏点,维护方便。 14 、目前大部分内漏阀门是高加排空阀、疏水阀(此类阀门多数为 DN20-DN50 的阀门。疏水阀大部分为球阀, 目前能研磨此阀的专业队伍较少,而此阀是焊接阀,下线检修较为困难) ,在日常的维护中更换了一批免冲刷的阀门效果明显,今后将逐步更换。 15 、I 厂家生产,都存在内漏现象, 经过专业队伍的多次研磨效果不佳
设备维护部管理及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