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选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验报告
姓 名:
年 级: 10环境工程
学 号:
任课教师:
. .
-优选
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制
. .
-优选
实验一 自由沉淀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求出沉速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公式。
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比重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要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图1 自由沉淀实验装置图
1、沉淀柱 2、水泵 3、水箱 4、支架
. .
-优选
5、气体流量计 6、气体入口 7、排水口 8、取样口
三、步骤及记录
(1)将定量滤纸编号后放入称量瓶中(滤纸粗燥面朝外),编号、烘干(100~105℃,烘2~3小时)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滤纸加称量瓶重,并记录数据。
(2)将滤纸放入漏斗中,用蒸馏水润湿,待用。
(3)准备实验用水(原水SS为 50毫克每升左右)。先将一定量的高岭土和自来水投入到配水箱中,启动搅拌装置使其分散均匀。水样也可采用洗涤污水、轧钢废水、天然河水等。
(4)配水箱中水质均匀后,启动水泵,同时打开进水管及沉淀柱底部的放空阀门,适当冲洗管路中的沉淀物。稍后,关闭放空阀门,进水至160cm刻度线处,关闭所有阀门,同时启动秒表记录时间,沉淀时间开始。并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
(5)隔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60min、120min时,用量筒在其中一个固定的取样口取样100ml(注意:取水样时,需先放掉一些水,以便冲洗取样口处的沉淀物),并在每次取样前记录沉淀柱液面高度H。
(6)用定量滤纸分别过滤9个水样(把量筒里的水倒入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里面的水缓缓倒入垫有滤纸的漏斗中)。待定量滤纸没有明显的水滴后将定量滤纸折叠并放入称量瓶中。
(7)将称量瓶放入烘箱中,调节温度至100~105℃,干燥2~3小时
(8)取出定量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恒重。称量滤纸加称量瓶加悬浮物固体重,并记录数据。
(9)六根沉淀柱可进行平行对比实验,步骤如上所述。
(10)实验记录用表,如表1-1所示。
实验基本参数整理
1、实验日期: 水样性质及来源:实验室制备
沉淀柱直径(m): 柱高(m):
水温(℃ ) : 12℃ 原水悬浮物浓度C0(mg/L)
. .
-优选
2、实验数据整理
表1-2实验原始数据整理表
沉淀高度(cm)
沉淀时间(mln)
0
5
10
15
20
30
40
60
120
水样SS(mg/L)
1267
1053
707
376
299
194
185
169
149
SS去除率
0
未被去除颗粒百分比Pi
100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