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程设计与评价.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词解释题 1 .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通俗地说, 就是从当前至未来的某个时期学生所需从事的种种课业及从事这种课业的进程安排。 2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 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 3.“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如美国的科学、数学和英语,英国的科学、数学和英语, 中国的语文、数学和英语), 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4 .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 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5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简答题 1 现代学校课程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课程计划中出现了多种课程类型, 呈现出课程综合化的态势; 课程内容不断更新, 教材编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2. 学科课程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各学科(各学术领域) 由各种不同类别的间接经验组成, 各科内容取材于相应的科学领域; 二是各学科依据不同的育人要求而设置, 不同类别的学科具有不同的育人价值; 三是不同类别的学科按照一定的顺序予以排列。 3. 在具体的目的、编排方式和评价上,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 从目的上讲, 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 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第二, 从编排方式上讲, 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 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第三, 从教学方式上讲, 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 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 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 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4. 核心课程的优点包括: 第一,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 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因为它把各门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属于要学习的题目, 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所学的内容是实用的。第二,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第三,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同时, 核心课程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第一,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地规定, 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和肤浅的。第二, 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第三, 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 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 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5. 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实施已有的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 时,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特征, 以及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对已确定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组织设计, 以服务于现实的教学。它类似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设计。从设计的结果看, 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及发生在教室中的各类教学活动等, 基本等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谈及的“备课”。从设计所涵盖的因素看,包括教师自身在课程实施上的特征及素养,学生的知识准备、现有水平,课程实施的有利、不利因素, 以及课程资源的准备等, 在设计的过程中, 需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协调搭配,以发挥整体功效。影响微观设计的因素

课程设计与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