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喹诺酮药物的比较.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喹诺酮类药物的比较
2015届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抗感染专业
整理ppt
定义
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药是指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或称吡酮酸)母核的一类药物。
整理ppt
2
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II(DNA回旋酶)
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IV
其它
DNA回旋酶使DNA保持高度卷紧状态,G-菌
拓扑异构酶IV负责将子代的DNA解环,G+菌
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 诱导菌体DNA错误复制,抗菌后效应(PAE)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合成
整理ppt
3
过敏反应少
与其它抗菌药
无交叉耐药性
繁殖期杀菌剂
稳定性好
剂型多样
抗菌谱广
抗菌力强
口服吸收好
组织浓度高
特点
整理ppt
4
萘啶酸
1962



1973
吡哌酸



1994
Lev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
1997
曲伐沙

格帕沙星
1985
替马沙星
1986
1992
氧氟沙星
Norfloxacin
诺氟沙星
1984
第一个氟喹诺酮类药物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
1993
第三代
第四代
帕珠沙星
吉米沙星
加雷沙星
西他沙星
加替沙星
克林沙星
2000s
Moxifloxacin
莫西沙星
1999
发展史
整理ppt
5
四代喹诺酮药物比较
药动学
特点
抗菌谱
抗菌强度
临床应用
现状
第一代
血药浓度低
组织浓度低
大多数G-菌

泌尿道
感染
已淘汰
第二代
血药浓度低
尿药浓度高
大多数G-菌、
部分G+菌、铜绿
++
肠道感染
尿路感染
较少
应用
第三代
血药浓度高
组织分布广
半衰期长
G-、G+、铜绿、
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分枝杆菌
+++
广泛
广泛
应用
第四代
吸收快
组织分布广
半衰期长
G-、G+、铜绿、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分枝杆菌、厌氧菌
++++
广泛
广泛
应用
整理ppt
6
改变构效后喹诺酮药物特点
(C6位引入氟);
(C7有甲基哌嗪环);
3.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对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有抗菌活性(R1有环丙基和X8甲氧基);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
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
整理ppt
7
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指对多数呼吸道病原有很好的杀菌活性,且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显示容易进入肺脏组织和支气管分泌物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
整理ppt
8
体内过程
吸收
除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外,大部分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达80%-95%;食物一般不影响药物的吸收,但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乳制品、多种维生素、铁剂和抗酸药同服;奶制品影响环丙沙星的吸收,对莫西沙星无影响。
整理ppt
9
体内过程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4-30%),分布广、组织浓度高;
代谢 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氧化;
整理ppt
10

喹诺酮药物的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965 KB
  • 时间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