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分子与细胞
P7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材料用具
1.材料:高等植物细胞〔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人口腔上皮细胞,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二、方法步骤
〔一〕观察永久装片:
1.对光。转动 反光镜 使视野明亮。
2.低倍镜观察。放置装片,在 低倍镜 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 中央 。
3.转动 转换器 ,换成 高倍镜 。
4.高倍镜观察。观察并只能用 细准焦螺旋 调焦。
〔二〕再制备并观察临时装片。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防止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三、讨论
,放大倍数越大,装片距离越近,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装片距离越远,无螺纹
比拟工程
物象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与装片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P18实验 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响。
糖中的复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Fehling〕试剂〔新制Cu〔OH〕2〕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响〔生成紫色络合物〕。
还 原 糖 的 鉴 定
材料要求
糖高色浅。〔不宜选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因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淀粉,暂时储存在叶内;不宜选用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因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会对鉴定时的颜色反响起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试剂
斐林试剂 甲液:质量浓度为/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mL的CuSO4溶液。
操作流程
1.制备组织样液
苹果或梨洗净、去皮、切块→研磨〔SiO2少许,5mLH2O〕→过滤〔一层纱布〕→收集滤液
2.制备斐林试剂:向2mL甲液中滴加4-5滴乙液,充分混匀。
组织样液2mL+斐林试剂2mL
振荡混匀
呈蓝色
水浴,煮沸2min,观察颜色变化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3.鉴定
考前须知
1.取材:糖高色浅。
2.斐林试剂配制
⑴现配现用:①生成的Cu〔OH〕2不稳定,久置会分解为CuO和H2O;②生成的Cu〔OH〕2不溶于水,刚配制时为悬浊液有利于反响的进行,久置会沉淀。
⑵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使用,不可分别参加组织样液,因为强碱会使单糖分裂产生多种产物,或形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响,影响对反响颜色观察。
⑶乙液不可过量,假设过量,Cu2+的蓝色会遮蔽反响产生的砖红色。
3.鉴定时要隔水加热,直接加热将造成温度过高,致使Cu〔OH〕2分解为黑色的CuO,对实验结果观察产生干扰。
4.试管口切勿对着人,以免溶液沸腾喷出试管伤人。
5.鉴定前应预留一局部样液,以便于实验后做比照。
脂 肪 的 鉴 定
材料要求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需浸泡3-4h〔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成片〕。
试剂
苏丹III染液〔染色2-3min,反响呈橘黄色〕或苏丹IV染液〔染色1min,反响呈红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制备实验材料:花生种子
浸泡3-4h
徒手切片
取最薄的一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染色:2-3滴苏丹III〔或苏丹IV〕,2-3min〔苏丹IV 1min〕
漂洗:吸取剩余染液,并滴1-2滴50%酒精,去浮色
制片:吸取酒精,滴蒸馏水1-2滴,盖上盖玻片
观察:低倍镜下找到最薄处,改用高倍镜观察
操作流程
考前须知
1.取材:富含脂肪,以花生种子为最好。注意浸泡时间。
2.切片:刀口向内,均匀,快速,滑行,用臂力,切薄。
3.染色、漂洗、观察时间不可过长,否那么脂肪溶解于酒精,影响实验观察。
蛋 白 质 的 鉴 定
材料要求
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颜色宜浅。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种子,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卵白〕。
试剂
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为/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质量浓度为/mL的CuSO4溶液。
操作流程
组织样液2mL+双缩脲试剂A
高中必修一至必修三16个生物实验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