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同仁堂的品牌故事.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46年前,乐氏家族在北京创办一间小药铺。此后,供奉御药188年,历经风雨而不衰,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老字号”。秘诀何在?两个字:诚信。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同仁堂的承诺。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是同仁堂的良心。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这是同仁堂的情怀。
如今,同仁堂在全球共开办零售终端近2000家,开办医疗机构300多家,吸引了3000多万海外患者。同仁堂商标在世界50多个注册。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海外游客到北京的“必修课”,除了登长城、吃烤鸭,就是参观同仁堂。
“可以质鬼神,可以应病症”,童叟无欺,问心无愧,这就是同仁堂的质量观。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自古以来,同仁堂选药的标准就是:地道、纯洁、上等。
这种求真勿滥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例如,人参用吉林的,山药用河南的,枸杞用宁夏的,陈皮用广东新会的,丹皮用安徽芜湖的。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16头的人参不能用32头的小人参代替。即便是做大蜜丸的蜂蜜,也必须用河北兴隆的枣花蜜。同时,还要用药材最有效的部位,并且在药材有效成分最多的时候采摘。如七珍丹中的寒食,必须在春天柳树发芽时制造,此所谓“取其地,采其时”。近年来,为了保证原料质量,同仁堂在全国建立了12个药材基地。
78岁的芦广荣是著名药材专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21岁进入同仁堂,拜师学习药材鉴别,练就了一身绝技,通过手捏、鼻闻、眼看、口尝、火试、水试,鉴别药材的真伪和品质。现在,人工检验依然是同仁堂进药的“第一关”。
“有的药材掺杂使假,连精密仪器也化验不出来,但人的感官能识别。比如,麝香里面掺杂麝香酮,骗得过机器,骗不过药工。”芦广荣说。
芦广荣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发现购进的药材打捆后,上面是精品,中间和下面藏着次品。为此,她要求药工,每一捆药材都要打开,不光看上面的,更要看中间的和下面的,避免以次充好。如今,在同仁堂,凡是新购进的药材,必须首先经过人工检验。人工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更严格的高科技仪器检验环节。同仁堂的药材,既用感官说话,也用数据说话。
纯洁,是同仁堂药材的又一特色。很多人发现,同仁堂的药材,凡是能洗的都要清洗,干干净净,绝无尘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清清楚楚,绝不混杂。
远志是植物的

同仁堂的品牌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慢慢老师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