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安文化感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再看“建安”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评价曹操是“奸雄”,不管如何,我们应该从内心里感激曹操,如果没有他,可能也就没有所谓的建安文学了。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曹操倡导“尚刑名”,“尚通脱”,又善属文,爱文士。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形成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主的邺下文人集团,辞赋慷慨,谈诗论文,开一代风格刚健,情调激越之文风,留下了大量的词赋文论作品,在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处黄河之北的邺城,散布在漳河之滨的百余座东魏北齐皇陵和众多的寺庙遗址,书写着它曾经的辉煌。铜雀三台和邺城的建筑格局,对隋唐长安都城、元大都(北京城)、日本奈良城乃至后世的都城建筑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建安时期不光是文学达到了巅峰,建筑上也取得了伟大成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我们,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和启发。一、不论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有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的精神。建安时期,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曹操又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打破当时盛行的骈体文格式,采用通脱的文体作文章,追随他的文人学士亦积极响应。在北方,不仅出现了一个文学繁荣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工作中,很多项目都是机械的重复,毫无新意,甚至包括项目的具体内容也都是东施效颦。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纵然是可取的,但是,环境改变了,因素变化了,我们也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发项目,推动公司的发展,带动整个亳州的发展。就个人而言,更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力,更好的服务群众,为公司创造价值,为后世创造财富。二、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他们的生活道路相对应,“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乐观的态度、豁达的胸怀是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基础。即使我们各方

建安文化感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