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感受的爱西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爱西柚公司王飞博士的公开课,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直到结束还意犹未尽。这个讲座很适合家里有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家长来听,在课堂上王飞博士讲授了很多学习方法和技巧,这里王飞博士戏称为“爱西柚新概念作文”训练技术。
从听课现场的反映来看,讲座颇为成功,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好评。但同时,也听到了不同声音。如个别家长认为,这个方法是可以写出比较好的作文,但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原因是担心一旦公式化之后会约束孩子们的思想。王飞博士则认为,爱西柚的作文训练方式恰恰是如何使孩子能够写出优秀作文的开始,是不会束缚孩子们思想的。
由于自己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够听作文课,所以在听完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王飞博士的这堂作文课以语言结构学来解构大师们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熟悉了如何运用AOB结构来进行写作,如我小女儿在听课后写出的:
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花还没有完全盛开,一个个花苞在荷叶裙中探出了小脑袋,美丽的蜻蜓在上面飞来飞去,偶尔还在花苞上轻轻休息一下,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王飞博士对孩子们进行写实到创作的点拨、延伸,水到渠成,自然提高。由于当时来不及抄笔记,因此下面只能就自己的一些听课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此外,王飞博士还讲到:文必有法。什么是“文必有法”呢,其实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一个个的条条框框的“结构”中被紧紧束缚,不知道大家平时感觉到了没有,其实任何优秀的大师作品都没有侥幸逃脱,刚刚学写作文的孩子又如何能够避开这些“束缚”呢?只是我们长期将之忽略了而已,所以“结构”不会对人的思想产生“束缚”。
例如:句子的结构更是语法研究的重点。我们平时说的主谓宾定补状就是句子机构;段落的常用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和“分总”等;文章的常见结构顺叙、倒叙、插叙等。其实,作为“爱西柚作文”中的“结构”说白了就是一种文章的“表现手法”,离开了“表现手法”的束缚文章就很容易成了“无法无天”,哪里还会有“优秀”可言呢?如王飞博士对“平凡的感动”的解构,就使大家打消了“只在一种结构里写作势必会受到束缚”的顾虑。因为当孩子们把一种结构学会并掌握后,再去学习另一种,掌握多了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针对常言道:文无定法。一般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包括我在内。
但“无定法”的本意我个人理解其实应该是指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给写作的人的最大的“自由”,使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能够有效的服务于我们的文章。因此,每当我们阅读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其实并不是这些文学作品“突破”了什么“法”,而恰恰是因为它们完美地演绎了“表现手法”。因此,大师们往往都是哪些“戴着满身镣铐舞
爱西柚作文课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