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食同源与中药食品化.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食同源与中药食品化.pdf54 第11卷 第7期 2009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7 Jul .,2009 有关药食同源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1]应当包括药膳,食疗,食养,有人认为[2] 中医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与食物结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为目的的一门实用学科。目前市场上公认的定义为药食同源是指一部分中药可以作为食物长期使用,同时达到祛病延年, 保健身心的目的。 1 药食同源的渊源和发展商代,相传伊尹精通烹调,同时善于配制各种汤液治病,原料中就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 姜桂即是调料,又是发汗解表、宣通阳气、温胃止呕的佳品。此时中国传统营养学已经初具雏形。至周代, 据《周礼·天官》所载,食医位居疾医、疡医、兽医之首,食医主要掌握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大膳”、“百馐”、“百酱”的滋味, 食医所从事的工作与现代营养师的工作类似。《周礼·天官》中还记载了疾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 以甘养肉,以滑养窍”等。这些主张已经是很成熟的食疗原则。这些记载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有了丰富的药膳知识,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可以视为药食同源的开始[3-7]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重要医书——《黄帝内经》, 提出了全面膳食观点。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详细描述了膳食结构,消化生理,食物性能和饮食营养的基本法则。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集前人的研究, 载药365 种,其中大枣、人参、枸杞子、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沙参、生姜、葱白、当归、贝母、杏仁、乌药食同源与中药食品化张庆宏(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广东广州 510405 ) 摘 要: 中医药宝库中有着大量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不但可以作为食品长期服用,而起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如何深入挖掘这些资源, 并按照国际通用的食品标准将之规范化,标准化是中医药研发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中医药药食同源的回顾, 发现其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为中医药标准化, 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中药标准化;食品科技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 2009 )07- 0054- 02 Homology of Medicine and Food and Chinese Herb Taken As Food ZHANG Qing-ho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treasured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taken as a food and medicine,which is approve safe and is the challenge for TCM developer to m

药食同源与中药食品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649 KB
  • 时间2016-08-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