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与扬子江
运河
扬子江
从中国江苏省扬州以下至入海口的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江阔水深浪大,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扬子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由于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在外语中也就代表了整个长江。众所周知,“扬子”乃长江之别称。然而其由来,如今已鲜为人知了。
扬子江
陈衡哲(1893——) ,原籍湖南衡山,生在江苏武进。1914成为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后到芝加哥大学深造,1920年回国,先后在北大、川大、东南大学任教授。
1917年创作了白话短篇小说《一日》,以“莎菲”的笔名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回国后又陆续了许多白话小说,这些作品,后来结集为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另写有散文100余篇,自己从中精选了52篇,编为《衡哲散文集》。
解放后,曾任上海政协委员。
中国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
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
中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
中国第一个白话文小说家;
新文学史上第一位童话写作者;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
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
运河与扬子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