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docx《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1 / 71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精选文档 你我共享
《黄河颂》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掌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诗文,提升诗歌的朗诵能力。
领会诗歌境界,掌握作者感情。
感觉诗中赞叹黄河精神的深刻内涵,培育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教课重难点
要点:正确流利、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难点:①理解歌词粗心。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教课课时2课时◆教课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女,孕育出绚烂的华夏文明;它依靠天险屏障,抵抗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集了中华民族伟大坚毅的精神。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
光已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现代作家、议论家。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革命战争,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流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二乐
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 《问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埋
怨》;第七乐章《捍卫黄河》;第八乐章《大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
织,歌唱磨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应中华民族英豪子女抗战的真切画面。
当时,日寇的铁蹄任意踩踏着中华大地,诗人随八路军前进在黄河畔,雄奇壮丽的河山,
伟大而坚毅的军民,怎不让他唱出豪放的颂歌。激流汹涌,听吧,这是黄河畔军民构成的船夫
的战斗的号子声!
三、整体感知
朗诵诗歌
。。:激动、雄健、悲壮。
知识改变命运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7 / 77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精选文档 你我共享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3 / 73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朗诵形式: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诵。
山颠(diān) 汹涌(p?ngpài) 掀起(xiān)
. .. .
体魄(pò) 委婉(wǎnzhuǎn) 屏障(píng)
. .. .
滋生(zī) 浊流( zhuó)
. .
③学生齐读。
狂澜(lán)
.
培育(bǔ)
.
九曲连环(qū)
.
一落千丈(xia)
.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7 / 77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汹涌】波涛相互撞击,比喻阵容浩大,气概宏伟。
【山颠】山顶。
【浩浩大荡】形容水势大,引申为广阔或壮大。
【培育】饲养,比喻培育。
【狂澜】巨大的波涛,文中比喻动乱不定的形势或剧烈的潮流。
【汹涌】波涛相互撞击,比喻阵容浩大。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多数,朗诵时应当注意停留,以示差别。
(2)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要点? (抓住“颂”字。)
(3)三个“啊”要读得深邃,声音稍稍延伸,“黄河”要读得高昂,表示在颂扬 。
(4)最后的两句
《黄河颂》教案总结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