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结构大师汪大绥总工高层建筑讲座笔记
这两天有幸听了华东院汪大绥总工关于国内几个超高层建筑方面的讲座。汪总工是国内知名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大师。在听讲的过程中,感觉汪总工为人和蔼可亲,治学严谨,结构概念十分清晰,特别是对于工程上出现的难题的把握和解决能力十分令我钦佩。他的讲座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浅。趁热打铁,草草整理了些笔记写出来。
汪总工主要介绍了四个工程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园建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CCTV新台址;天津津塔。
I、上海世博园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举行。作为一次国际参展的盛会,世博园建筑群是非常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现在大部分建筑都在紧张而有序地施工中。世博园建筑群中大部分都作为临时性建筑,会展结束后将拆除;而作为永久性建筑的只有“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应该说作为地区标志性建筑的“一轴四馆”建筑无论从建筑体型还是结构体系来讲,都是相当前沿和先进的,且富有极强创新性的建筑,融合了一流的建筑结构技术,代表了国内建筑领域相当高的水准。
1 主题馆:采用144m跨张弦桁架结构的大跨度屋盖。
2 中国馆:形态有点类似于一个鼎,上大下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其结构体系采用四个钢筋砼筒作为主要承重体系,上部悬挑部分采用钢桁架结构。
2 / 17
3 世博中心:作为会展中心使用;长度400多米,全钢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在结构中引入了较前沿的防屈曲支撑(BRBS)作为消能减震构件来消耗地震时对结构的影响。
4 演艺中心:建筑体型呈飞碟状,其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在于外围巨大悬挑看台的处理。
5 世博轴:作为世博会期间人流集散处。结构为索膜结构,最特别的是“阳光谷”,呈喇叭开口状,可以收集雨水,并使阳光透入地下室,故名“阳光谷”。其结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具有难度的:例如,膜结构风荷载计算和找形技术,节点定位,以及空间方钢管和节点的切割(几千个节点,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
世博主题馆
3 / 17
中国馆
施工中的中国馆
4 / 17
施工中的中国馆
世博中心
5 / 17
施工中的世博中心
6 / 17
演艺中心
施工中的演艺中心
世博轴“阳光谷”
7 / 17
施工中的“阳光谷”
施工中的“阳光谷”
II、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8 / 17
1、建筑概况:492米,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381600m2。
2、结构体系:
主体承重结构由型钢砼巨型柱、钢筋砼核心筒、巨型斜撑、外伸桁架、带状桁架等组成。巨型柱采用高含钢量的型钢砼巨型柱,分布在结构平面的四角。核心筒采用分段收进的方式,总共有三段组成。巨型斜撑分布在巨型柱之间,使结构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抗侧刚度。带状桁架每12层布置一道,外伸桁架主要解决核心筒与外框架之间的协调共同工作问题。
在国内的高层建筑中首次采用了TMD主动控制技术(调频质量阻尼器),大大缓解了强风和地震作用带来的楼层振动。%,远小于砼和钢结构的阻尼比。
,已超出抗震规范反应谱曲线的最大范围。因此,对于这样一个超高层高柔建筑的结构设计,必然融合了现今结构技术的许多最先进技术。
此外,汪总工有一句话非常经典:“阻尼是结构的特性,而不是材料的特性。同样材料做的结构,矮的和高的阻尼比是不同的。此外,对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今后宜使用不同的阻尼比计算。[/U]”我的理解是,阻尼是结构内部耗能机制的一个宏观体现,有了阻尼,结构的振动才能停止下来。实际上阻尼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楚,只能把这种机制归结为“阻尼”这个东西,因此,阻尼的确应该是与结构有关的一个参数,但确实是十分复杂的。
9 / 17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施工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10 / 17
施工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III、 CCTV新台址
结构大师汪大绥总工高层建筑讲座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