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复习《师说》.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复习《师说》
韩愈
教学目的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点
意动用法;对比论证
教学难点
翻译及从师的必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作者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复习题目的意思。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归纳知识
1、注音: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 聃(dān) 蟠(pán) 巫(wū)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复习《师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