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精神
汇报人:XXX
时间:
导 语
古田会议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关键在于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思想建党的原则落实到实现党的新时期历史任务上来,落实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上来,以坚强的党性和良好作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古田会议精神是与时代同行的红色基因。
目 录
第一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第二
古田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
第三
古田会议主要精神及主要贡献
第四
古田会议的伟大意义和现实启示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
的时代背景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国内背景
1
大革命的失败
八七会议
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武装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11月,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任书记。随后,红四军在朱德、毛泽东、陈毅等领导下,打破了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围攻,并于1929年1月起向赣南、闽西进军,开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后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国内背景
1
极端民主化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作为红四军党的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曾力图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倾向。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红四军党内特别是领导层内在创建根据地、在红军中实行民主集中等原则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和争论。因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没有能够为红四军领导层的大多数同志所接受。
重军事轻政治
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红四军的建立
2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
袁文才、王佐领导的绿林武装
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
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的一部分
红四军的主要组成
红四军的主要组成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部队。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的宁冈会师。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朱部编为第十师,毛部编为第十一师,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1929年5月红四军党员成分表
3
成分
工人
农民
小商人
学生
其他成分
合计
人数
311
625
106
192
95
1329
比例
%
47%
8%
%
%
100%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九月来信” 古田会议召开的支柱
4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1929年8月下旬,陈毅抵达上海,向党中央如实汇报了红四军的工作。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陈毅关于红四军全部情况的详细汇报,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陈毅3人组成专门委员会,深入研究讨论红四军的问题。经过一个月的讨论,形成了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
第一部分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九月来信” 古田会议召开的支柱
4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只有加强无产阶级意识的领导,才可以使之减少农民意识;
对于红军中的种种错误观念,前委应坚决以斗争的态度来肃清之。
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
古田会议精神党课PPT课程教育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