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认识时分"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时间单位时、分的认识,在学生认识整时,并有一定的时间观念的根底上进展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发现1时=60分。立体呈现了一幅学生熟悉的上学看钟表的画面。接下来,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在钟面,数出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在此根底上介绍“1小时”和“1分",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的含义。再认识时、,并通过“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几个大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思路:
数学来源于生活,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虽然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时间,但对于时间的单位、时间的长短却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问学生家里有表吗?让学生介绍介绍家里的表是什么样子,在学生完成一个钟面的根底上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让学生很快联想到一年级所学知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获得了一举两得的成效。力争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在认识时、分这两个重点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时针、,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究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真正体会到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时间。(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目的:
l.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详细感受1分、1时的长短,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3.在学生认识时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络,感受和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懂得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
理解1时=60分,并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
师:“孩子们看到这个课题,你觉得今天咱们会学习有关哪方面的知识。”
生:“时间、钟表.”
初步建立表的印象
师:“你家里有表吗?那你能说说你家里的表是什么样子吗?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居然知道这么多有关表的知识?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表,你能看着这个表告诉老师时间吗?老师的表上缺什么?”(精品文档请下载)
(从课的开场,情境引入,亲切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认识钟面
师:“你知道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吗?
“这12个大格在钟面上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钟面上有哪些数字呢?”“这12个数字能随意写在钟面上吗?那谁能告诉大家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师:“这是一个完好的钟面了吗?”“钟面上还缺什么?"
生:“缺时针和分针。”
师:“谁来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师:“还有缺的了吗?”
生:“在大格中间
认识时分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