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清理文章条理.
3。学习课文相关语段,体会泸定桥的难和险。
。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读
1。老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成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和国民党反动派进展了一场剧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强调“飞夺”)
3。指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老师归纳。
(1)泸定桥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3)怎样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展质疑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才能。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本文探究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如今,情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可谓。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利用词典或联络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
关键、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剧烈 搏斗 诡计 击溃 索性 狼狈 水流湍急 浩浩荡荡(精品文档请下载)
(3)画出直接描写泸定桥的语句。
(4)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5)考虑刚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
三、集体反响,理清条理
,指名读,再全班读,老师强调部分省字的读音和书写的要点.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开展的顺序)
3。老师:再读课文,请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
4。集体反响.
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的介绍事情的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渡过大渡河;只有“夺取"唯一通道泸定桥才可以通过。(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部分(第2段):写敌人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红四团承受命令,要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第三部分(第3~5段):写红四团飞速前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
第四部分(第6~8段):写红军战士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第9段):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5。组织学生给每个部分加个简短的小标题.
6、指名反响,集体讨论.
必须夺桥→接到命令→奔赴天险→英勇夺桥→顺渡天险
四、品读语句,体会夺桥之难
1。老师出示挂图,导读:同学们,红军要夺的是一座怎么样的桥呢?请同学读一读文中描写泸定桥的语句。
2。学生读,老师出示语句。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梁,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摆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如今连木板也被敌人抽调了,只剩下铁链。”(精品文档请下载)
。
。
这是一座__的桥。(可怕、危险、恐惧。.....)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读了加点语句后的感受)
6。指导学生读出泸定桥的危险和可怕。
7。老师小结:这就是红军要夺下的泸定桥,看来,要多下这座桥不仅困难重重,还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再读读课文,找找看,文中的哪些语句还让你感受到了夺桥的危险和困难?(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引导感悟,
9。老师小结:同学们,泸定桥本身就很凶险,加上桥下的天险大渡河、两岸的高山峻岭和敌人的防范,要夺下泸定桥是多么的危险和困难。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夺下泸定桥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10。指名反响。
“1935年5月,,两岸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精品文档请下载)
:同学们,大渡河安顺场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失败之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盘旋余地,四川军阀曾扬言红军将重蹈石达开的覆辙。(精品文档请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让学生在集体的交流,反响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中,品读相关语句,体会夺桥的困难和危险,突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那么,我们红军战士是如何和敌人斗智斗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