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过除夕.doc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第1页/总共7页
精品文档
古代人是怎么过除夕的
除夕节一般都是有春晚可以看的,但是古代没有,下面我为大家解答古代人是怎么过除夕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没有春晚,他们除夕夜一整晚不睡
过了腊八就是年,对中国人来说,除夕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除夕春晚则是段子手们的集体期末考试。前几天,微博红人papi酱就率先预测(吐槽)了二零一鼠年春节网络流行语联欢晚会。暗戳戳讽刺了每年春晚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
今年春晚可能会出现的流行语有:"真是笑死宝宝了"、"感觉身体被掏空"、"蓝瘦,香菇..."、"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要靠才华"、"洪荒之力"......
不管怎样,春节带来的仪式感自古以来是很受人们重视的,比如古人想清醒着感受两年的交替,于是产生了通宵跨年的习俗。然而古代没有电,没有春晚,这样大晚上的整宿得不睡觉,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呢?他们如何守岁,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的呢?
古人怎么过除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第2页/总共7页
精品文档
1、吃年夜饭
除夕当天,跳傩舞、贴春联、封井、放炮竹、吃年夜饭,守岁。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慢慢吃慢慢吃,有的人家可是会一直吃到深夜。
年夜饭,要慢慢吃
2、闲聊唠嗑
除夕之夜,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古人坐一块一般会唠些什么?不好说。不过据有限可考历史,我勉强分为两类:
比较正式的叫"讲古",由长辈给晚辈讲些老故事、老规矩,以及各类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正所谓"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据说除夕之夜,青年孔子与儿子孔鲤、女儿、妻子亓官氏阖家燃灯守岁,孔子为儿子、女儿讲历史故事,那场面甚是温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第3页/总共7页
精品文档
孔子和家人守岁
不怎么正式的就叫"扯淡"了,大家围着火炉说说故事,聊聊八卦。什么谁家那个怕老婆的,傻媳妇的,恶婆婆的...大家听的津津有味,毕竟民生八卦的收视率普遍偏高;
或者讲讲志怪鬼神故事,主人公往往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的,听起来真实的吓人,这样子凑一凑就是一本聊斋。故事的主人公估计很无奈,说你生过猴子你就生过猴子,再怎么解释别人也将信将疑...
大家围坐一快唠唠嗑
3、饮酒吟诗
文艺小青年的除夕夜就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小火炉暖意融融,推杯换盏,守着天色渐明。三两杯杜康下肚,诗兴大发。
有人除夕夜只是发呆看梅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唐伯虎《除夕口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第4页/总共7页
精品文档
还有人过年过节仍在家苦读,和现代考生一样深深的无奈: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夫是文词。
---文徵明《除夕》
他们的这些诗句也为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或许守岁本是一件普通的事,守岁也有千万种姿势,但是这些文人墨客却都深深地烙印了一份诗意在其中。
喝喝酒,写写诗
古代人是怎么过除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