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琵琶语 民乐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琵琶语赏析这首曲子,有意无意的,听了很多年。首次是于高二时赶往学校的路上。蹬着自行车一路狂飙时隐约听见路边的茶楼飘出零星片段。当时不知曲名,只是感觉挺可惜。听着像是清澈宁静的曲子,被进出的人声已经马路上的车流搅得零零碎碎的。其后是在校园。中午放课后尚有课业未完,待到起身时教室已经空了。整个校园里亦仅有寥寥数人。听出广播里的旋律是之前偶遇的片段。感觉空气中流淌着亲切,以及惊喜。那是一档音乐赏析节目,从中得知,曲名是《琵琶语》。托人下载来听。初次细闻《琵琶语》, 从听到的那一刻起, 该曲就把我带入到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里,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起初当是古筝。后经他人指点及反复对比, 发现声音虽然像,但还是会有区别的,琵琶声音那么清脆,古筝声音比较醇厚。可能是与共鸣箱的大小有关吧。那绝美的声音,让我想到了易逝的情感。无论曾经的海誓山盟是怎样的真诚,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究曲终人散。配白居易的琵琶行不太合适,但是叫琵琶语还是很贴切的, 可能真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不管你如何挽救你们的感情但终是镜中花水中月。在琵琶声响起时,我看到桌子上的玻璃茶杯中两片茶叶相连飘动,好像两人牵着手, 时而分离,时而相拥,起起伏伏,跌跌荡荡,终沉于杯底……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孔雀东南飞的悲伤。后来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发现是电影插曲,果然是离散的曲调呢。好神奇的曲子,无处不在么……不过还是觉得单纯作为一个独立的曲子来欣赏比较好。意境很好,自己写日记的时候会听,很有回忆感。琴声如诉依然是一曲《琵琶语》使人消魂。能活在这样一种单纯美妙的音乐和这一片秦砖汉瓦遗风的蓝印世界,只有心的震颤和宁静,我沉迷于这种奢侈。宛如看见于千年古镇之上,巨幅的蓝印花布悬天而挂,迎风摆着。若窈窕古韵美女,洗尽铅华般素然站立在时光的展窗。素洁的白色小花印入古朴的蓝,在光的投射下,亮而不艳,实而不华。简单朴素的心被那些蓝印花布包裹起来,竟突然的生出很多的感动来。不为人, 不为事,只为这漾在眼波里的素寂的美。心素如简,人淡如菊。轻柔的弦乐,引出了琵琶那别有忧愁暗恨生的凄美声响。琵琶在第一段是绝对的主角。进入了第二段,在加进钢琴,笛子,萧和人声等多重元素的阵容里, 直至结尾,琵琶的扛鼎之位依旧无可取代。是弦弦掩抑声声思,也说尽了心中的无限事。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我在第一时间想起纳兰容若的词句:“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 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不知为什么,觉得这词这曲是如此的和谐相配。满怀心事被琵琶弦缓缓带出,顺着思绪,袅袅直上寒夜碧空,如泣如诉,如醉如痴,怎样形容都不过分。听者的感官如吸了迷香一般柔肠寸断,却不知耳边旋律早已渐行渐远。神奇的曲子,越听越是感觉丰富。于是心怀敬仰地百度了。《琵琶语》出自二零零三年的专辑《琵琶相》,某年林海和朋友相约至江南,流连其间而忘返。他们在水乡茶馆中听评弹,那是第一次,他被琵琶的单色打动,开始有了做琵琶音乐的一种冲动。平时我们听到的琵琶曲,以表现“武”为主,如十面埋伏,而林海想表现的,是一种能动人的“文曲”。于是有了《琵琶相》。而《琵琶语》就是其中 12首代表作。琵琶是东方文化中的传统弦乐,因清亮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被称之为“金石之声”。先多为宫廷乐器后流传于民间,坊间演奏逐从伴奏演化

琵琶语 民乐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