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归档工作程序提纲?高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预立卷工作?归档工作程序依据材料? 2008 年9月1日起实施的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教育部第 27 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1994 年1月1日起实施的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教办[1993]429 号文件《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 DA/T10-94 《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首先,明确什么是高等学校档案? 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办法》第二条第一部分归档范围第一部分归档范围 1、归档原则 2、归档重点 3、归档范围 1、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对学校和社会有史料和研究价值,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 2、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反映学校各项活动的全过程,保证完整、准确、系统。 3、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的原貌,保持彼此间的有机联系和成套性特点。一、归档原则二、归档重点: 本校形成的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及上级针对本校的指令性、指导性件和需要学校承办的文件材料。三、归档范围《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同步归档。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有十一大类。 1、党群类 2、行政类 3、学生类 4、教学类 5、科研类 6、基本建设类 7、仪器设备类 8、产品生产类 9、出版物类 10 、外事类 11 、财会类?1、党群类( DQ ) 主要包括学校党委、工会、团委、民主党派等组织的各种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及纪要;各党群部门的工作计划、总结;上级机关与学校关于党群管理的文件材料。
档案培训班讲课内容-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