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代的花鸟画风——“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摘要: 五代时期的花鸟画更加成熟, 画风也变装饰为写实, 描写现实生活的水平大大提高。关键词: 中国、五代、花鸟画花鸟画独立成科始于盛唐与中唐之际,五代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末以后,由于中原战事频繁,对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非常繁华的长安变成了“哀嚎满城”,“狐危纵横”,中原文化艺术因此失去了唐时的繁荣与中心地位, 然而地处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相对的平静。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经济繁荣, 在安史之乱和唐末战乱中, 不少中原画家逃到蜀地, 南唐由于统治阶级的喜好, 也网络了不少绘画人才。同时期西蜀、南唐均设立有画院体制,对绘画人才的重视超前代,画家们可以尽情发挥各自专长,进行艺术创作, 故使当时绘画得以长足发展。其中的西蜀画家基本上继承了中原地区绘画传统, 在宗教画和花鸟画上成就很高。因此, 从唐末到五代,西蜀、南唐的花鸟画更臻于成熟,画风也变装饰为写实, 描写现实生活的水平也大大提高。此时的花鸟画在中国的绘画领域中最具特色,并能体现出鸟语花香、千姿百态、迎风带露、含苞待放、顾盼有情、莺燕展翅、蜂蝶叮花、如歌如诉的画境, 当以黄笙、徐熙的花鸟作品为代表。他们作品中的画境表现使花鸟画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史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或“徐黄异体”之说。这是由于他们不同的生活道路与艺术追求, 以及徐、黄二人及其子嗣的努力, 终于形成了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画派, 并代表了当时主要花鸟画派的风格,同时,亦引导着日后千余年的花鸟画发展。一、院体画派花鸟画家代表黄笙,世称“黄家富贵”黄笙幼时即随唐末入蜀的刁光胤学画花竹翎毛,兼从孙位学画,“凡所操笔, 皆迫与真”,“全该六法, 远过三师”, 为时人称道。黄笙之子也善画, 其中以居宝、居寀最有名, 西蜀宫廷壁画屏风大都出自黄氏父子之手,他们的作品还被权贵作为礼物赠送。黄笙最擅长画花鸟, 常描绘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如桃花鹰鹘、纯白雉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之类。画风精工富丽, 形象逼真。刁光胤是开创细笔勾勒赋彩的写生画法制黄笙体制的鼻祖。黄笙绘画技艺亲承流寓蜀中的名家刁光胤、腾昌祐之指授,深悟传统技法之精要。再加上自身不断努力、师法自然,密切关注常见动植物的各种形态变化, 通过悉心描绘写生, 并吸收孙遇的龙水、松石画法,李昇山水,薛稷画鹤等名家长处,善画花卉、翎毛、佛道人物、山水、草虫、龙、鹤等, 可谓兼善多能, 但唯其花竹、鸟雀的画作最为驰名。宋代刘道淳的《圣朝名画录》卷一《人物门· 妙品》云:“尤好花竹翎毛, 凡所操笔, 皆迫于真, 大为当时所传。”又云:“黄笙凡欲挥洒,必澄思虑,故其彩绘精致,形物伟廓”。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亦云:“善画花竹翎毛……孟蜀后主广政甲辰岁,淮南驰骋,副以六鹤,蜀主命笙写六鹤于便坐之殿有唳天、警露、啄苔、舞风、疏翎、顾步等姿态,栩栩如生,甚至引得生鹤常立于画侧,故此殿遂名为六鹤殿……又画四时花鸟于八卦殿,鹰见画雉,连连擎臂,遂命翰林学士欧阳炯作记。写白兔于缣素, 蜀主常悬座侧。”宋代蔡京等人编撰的《宣和画谱》又云:“笙资诸家之善而兼有之, 花竹师腾昌祐, 鸟雀师刁光胤,山水师李昇,鹤师薛稷,龙师孙遇……所以笙画兼有众体之妙。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近笙于画得之。凡山花野草, 幽禽异兽, 溪岸江岛, 钓艇古槎,
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