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辽宁省锦州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辽宁省锦州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doc辽宁省锦州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摘要] 锦州地区棉田棉铃虫 1 年发生 2 代,主害代为二、三代。通过对近年来棉铃虫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提出种植方式改变、外区域棉铃虫发生重、天敌种群数量减少、偏重药剂防治、轻视诱杀防治是棉铃虫加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棉铃虫综合防治中强调运用应急防治和长期控制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棉铃虫发生规律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14X ( 2016 ) 11-0297-01 棉铃虫为分布广泛的杂食性多寄主害虫, 全国各地均大量发生, 主要寄主有棉花、玉米、烟草、番茄、西瓜等农作物及枣、苹果等果树林木。幼虫取食嫩梢、叶片和果实, 叶片被蚕食造成缺刻和孔洞, 果实被害后形成大的孔洞,引起枣果脱落。棉铃虫是锦州棉花的主要害虫,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棉田棉铃虫发重来发生严重,其中 1996 、 1999 年为中等式偏重年, 1992 年为特大发生年, 其他年份均为大发生, 发生面积为同期植棉面积的 100%. 一般年份二、三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均在 50 粒以上, 防治不及时可造成 40% 以上的产量损失。近年来,又有持续上升趋势,对棉花产量造成极大影响。 1 发生规律及发生为害特点 发生世代和发生期通过对全市棉田 2006-2010 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 锦州棉铃虫主害为二、三代,个别年份出现一代和四代棉铃虫。 生活习性辽宁特早熟棉区年生 3代, 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豌豆、亚麻、蔬菜,第二代成虫始见于 7 月上中旬, 7 月中下旬盛发,主害棉花且虫量十分集中,约占总量 95% 。第三代除为害棉花外, 还为害玉米、高粱、花生、豆类、番茄等, 虫量较分散, 棉田内占 50-60% , 三代成虫始见于 8 月上中旬,发生时间长。棉花 6 月份进入现蕾盛期,一代棉铃虫的卵主要产在棉株嫩头、嫩叶正面, 现蕾早长势好的棉田着卵多, 卵量大,受害重。二代成虫于 7 月及 8 月上旬盛发,把卵产在棉株顶心、边心的嫩叶及嫩蕾苞叶上,蕾花多、生长旺盛棉田着卵多,三代成虫于 8 月中下旬盛发, 卵多散产在嫩蕾、嫩铃苞叶上, 三代发生期长, 发生量大, 后期旺长、迟发棉田受害重。成虫于夜间交配产卵,每雌平均产卵 100 0 粒,卵发育历期 15℃为6― 14 天; 20℃,5―9 天; 25℃,4 天; 30℃,2 天。初孵幼虫先食卵壳, 第二天开始为害生长点和取食嫩叶, 第四天转移到幼蕾上蛀孔,2 龄后钻入嫩蕾中取食花蕊。3―4 龄幼虫主要为害蕾和花, 引起落蕾,5―6 龄进入暴食期, 多为害青铃、大蕾或花朵, 为害青铃的从基部蛀食, 蛀孔大, 孔外虫粪粒大且多, 幼虫有转铃为害习性, 蛀害蕾铃时身体后半部留在外边,整个幼虫期可为害 10 余个蕾、花、铃。阴天老龄幼虫常盘踞在花内取食花器,三龄以上幼虫常互相残杀幼虫大多数共 6 龄,个别 5 龄或 7 龄,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 20℃为 31 天, 25℃为 天, 30℃为 天。老熟幼虫在 3― 9cm 表土层筑土室化蛹,土室具有保护作用, 羽化时成虫沿原道爬出土面后展翅, 冬耕冬灌破坏土室, 影响羽化率。 2 影响棉铃虫发生的主要因素 种植结构变化和棉田水肥条件不断改善

辽宁省锦州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