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v .
中国古建筑的木构造|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构造复杂,这套木构造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构造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芮城广仁庙正殿〕
. .
. v .
还是刚刚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芮城广仁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构造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庙正殿〕
. .
. v .
这是一六椽栿的构造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构造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构造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构造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构造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 .
. v .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宋以后开场应用广泛。〔沁县大云院正殿〕
. .
. v .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那么没有转角铺作。〔沁县普照寺正殿〕这示意图是七铺作,铺作数=出跳数+3,上图双抄双昂出四跳是四层,另加栌枓、耍头、襯头各一层,共七层,称七铺作。〔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和上图是同一朵铺作,不同视角,标出各部件名称。〔平遥镇国寺万佛殿〕铺作层最下面的大枓称为栌枓。栌枓口纵向伸出,出跳的栱称为华栱。栌枓口横向伸出,与华栱相交的是泥道栱。瓜子栱是华栱〔或昂〕头上横出的栱〔最外跳除外〕,栱下是交互枓,栱两头坐散枓,上承慢栱。慢栱是是施于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的横向栱。令栱是最外跳上的横栱,铺作外传在橑风槫或橑檐枋之下,里转在筭桯下。令栱和瓜子栱都是施于跳头的横栱,区别在于令栱在最外跳上,瓜子栱在里面的跳头上。交互枓施于跳头,十字开口;施于替木下顺身开口。散枓施之于横向栱的两头或偷心造的跳头上。齐心枓是用于栱中心的枓,图中令栱的中心位置用了一枚齐心枓,令栱的两端那么是散枓。柱头是压在柱中线上的长,长同屋面,与铺作结合为一体,把同一侧面的铺作联系起来。早期大木作的常用做法是铺作横向第一跳为泥道栱,泥道栱之上即开场使用多层柱头,慢栱隐刻于柱头上。罗汉是位于铺作出跳之上的长,外转位于柱头和橑风槫之间,里转位于柱头和筭桯之间。铺作最外跳上承托的槫称为橑风槫,也是整个屋架构造中最下面的槫,这一位置也有不用槫而用的,称为橑檐。绝大多数早期大木作使用橑风槫,我只见过几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4.12 MB
  • 时间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