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安石《伤仲永》
1. 相关的文学常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本文选自《 》。作者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请写出其他七位“大家”的名字。
2. 整体把握:本文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借事说理”。请问:借什么事?
。说什么理?
3. 问题探讨:
(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2)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3)从叙述内容来看,其结构有什么特点?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采用 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采用 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采用 的形式。
(4)“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5)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2008年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