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第 2 页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教学目标
1、钻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比拟《马说》与此文的异同。
3、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教学设想
1、以研读的方式,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第 2 页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教学目标
1、钻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比拟《马说》与此文的异同。
3、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教学设想
1、以研读的方式,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探究文章语气的表达,以到达了解作者意图的目的。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4、主要教学板块朗读——研读——比读。
5、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序——恳切而意长。
古代以“序”名篇的文章,有赠序一类,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辞。唐代赠序之作,以韩愈为最多。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
二、朗读
1、学生朗读课文。
⑴初读,正音正调:
兹(zī)矧(shěn)恶(wū)仕(shì)
第 3 页
⑵再读,识别词语:
有司,这里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郁郁,忧郁的样子。
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
适,往。
兹,这。
苟,如果。
矧,何况。
慕义强仁,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屠狗者,泛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
⑶请生结合课文注释,读译课文,读懂文章大意。并请生在阅读中思考文章包含几层语意?
(师提示:读出三层语意,鼓励送行----提出忠告----奉劝顺从朝廷。)
2、诵读,读出语气。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以指导。)
董生勉乎哉!——第一段读出鼓励、慰藉的语气;第二段读出勉励、提醒的语气。(因为前者表示作者对董生的期望——要跟有抱负的人一道为国家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后者那么表示了警戒之意——希望董生谨慎小心,知所进退,要珍惜自己的前程,切勿为叛逆之臣效力。)
第 5 页
吾知其必有合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读出感慨的语气。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研读
1、教师介绍燕赵地区的形势。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也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无所不用其极,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廷调遣。当时的河北是地方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有些不得志之士那么寄身于地方藩镇,以谋求个人出路。
2、理解董生的处境。
教师引导:董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去往燕赵地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搜寻有关语句,用“董生是……的,他……”的句式说话。如:“董生是失意的,他举进士,连不得志。”“董生是忧郁的,他‘怀抱利器’而无所施展。”……
(学生讨论后答复。)
3、研读作者的心意。
⑴请学生摘录文中寄托作者心意的句子研读,教师加以提问。如:
吾知其必有合也。——为抚慰、勉励而加以肯定,言不由衷。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反问中昭示着担忧,委婉地提醒。
第 5 页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

最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