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表见代理.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表见代理表见代理制度是传统民法上代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在保护相对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促进民事流转的顺畅进行。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 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 该代理行为有效。”但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表见代理案例表明, 无权代理人借代理之名行侵占财物之实, 相当多的“本人”被法院判令承担民事责任。有的法院为了加强对相对人合法利益的保护, 提出“追偿”一说,只要能与表见代理沾上边都认定为表见代理,由本人向相对人给付后, 再按照侵权之债向无权代理人追偿。笔者认为姑且不说本人能否从行为人处追回财物而蒙受巨大损失,单就“追偿”一说缺乏理论支持, 于法于理都不通, 与表见代理制度的宗旨和公平原则明显相悖。还有的部分法院不能准确把握表见代理的三个构成要件, 只注意到代理权的客观表象, 疏于对第三人的善意过失进行严格审查,导致错判,甚至与“本人”毫无关系的犯罪行为,也被法院判令对犯罪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也不鲜见, 这给有的当事带来的完全就是一场灾难。为何会出见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我国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民事立法和理论研究还是比较滞后, 这种滞后给审判实践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法院在审里中因对该制度理解不透,本文拟就表见代理的认定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审判。一、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表见代理的三个构成要件, 应认定为表见代理。即, 一是无权代理人没有获得本人的授权; 二是无权代理人同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即行为人具有有代理权的客观表象; 三是相对人主观上善意且无过错。所谓“相对人善意且无过错”,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相对人相信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行为属于代理权限内的行为。第二,相对人并无过错, 即相对人已尽了充分的注意, 仍无法否认行为人的代理权。一般而言, 相对人应对代理人有无代理权加以慎重地审查。如相对人因轻信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为之, 或者因疏忽大意而未对行为人的代理资格或代理权进行审查而相信行为人的代理权, 不能成立表见代理, 即本人对此不负授权人的责任。二、表见代理与狭义的无权代理的区别从实质上讲, 表见代理是一种无权代理, 但是与合同法第四十八规定的狭义的无权代理有明显的区别。首先, 从被代理人的角度看, 表见代理与狭义的无权代理是一致的,即代理人所实施的行为超越代理权, 或者没有代理权, 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但是从相对人的角度看, 表见代理与狭义的无权代理有着明显的区别: 表见代理具有有权代理的全部要件, 相对人即使尽了充分注意的义务仍然无法知道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是否超越代理权、没有代理权或者其代理权已经终止的行为;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相对人三方当事人,都能确定的知道代理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在超越代理权、没有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相对人仍然与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是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狭义的无权代理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是由行为人( 代理人) 承担责任,只有经被代理人追认的,被代理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相对人善意且无过错”司法实践中法官如何判断“相对人善意且无过错”呢?应当综合考虑法律行为发生的原因、条件、环境因素、

表见代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