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测量要求、规范.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测量要求、规范
2
RTK(含CORS)图根点测量
在网络RTK覆盖的区域首先选用网络RTK技术,具体方法参照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1、观测时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不教学楼、学校餐厅礼堂、高层住宅楼等。
混合结构:指砖和混凝土搭建的房屋,有砖砌的承重墙。目前农村大多房屋均为混合结构,主要指农村平房,或两层以上起脊房屋,6层以下住宅楼通常为混结构。
砖木结构:指过去的老式房屋,有木制大梁和砖搭建,上有瓦片,通常为宽5米左右的砖瓦房;若墙体主要为土坯,有1米左右砖基础、四角或梁下有砖支柱的房屋也为砖。
其他结构:土木房、棚房、简易房、彩钢瓦等其他材质搭建的房屋,一般指简单、临时性的房屋。
破房、建房、简房按符号注记,棚房用相应符号表示;
宗地内地物按外围形状表示,宗地内可适当取舍;(例:主体房屋旁牲口房与厕所如果从宗地外看是一体就直接作为一个房子表示,牲口房前面的围墙舍去);
位于建筑物上的楼梯间不表示;
实地占地面积大于等于6m2的台阶、有柱雨蓬等应表示,不落地的阳台、雨蓬用虚线表示;
简易房、棚房与围墙重叠,以围墙为主的,把围墙表示清楚,房边线画内侧,反之以实际情况表示;
宗地附近的厕所应表示出来;
主房和偏房结构、层数一样但高度不一样的情况要分开表示;
7
围墙符号封闭,骨架线按权属归属位置绘制;
围墙与房檐(阳台)重叠时保留房檐(阳台),舍去重叠段围墙,且围墙与房檐(阳台)相接部分,围墙短线删除;
对于大型院落进院通道需要绘出门洞,个体住户一层房屋下的通道不单独表示出来,直接作为房子表示为一体;独立的两边有墙、有顶的大门通道用门顶表示,小门顶不表示。门顶下围墙不表示,围墙接到门顶。
阳台(房檐)无论是否有墙体支撑都要与房子主体分开表示;房顶边檐超出阳台部分舍去,只取阳台部分;
建筑群内井式建筑中面积大于等于6m2的天井或院子须表示;
建筑物外围小于50cm×50cm的装饰性细部(如墙面外砖柱)可舍去;
室外落地的扶梯、楼梯等允许包括在建筑内,不落地的可舍去;
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不表示;
房前屋后的坡坎应表示;
院落内部小片菜地、小片绿化、小片水泥地不表示;
宗地内大片铺面材料性质应注记;
房前屋后大片的水泥地和水泥板,与地面平的用地类界表示注记“水泥”;高于地面,下面空的用“台”表示;高于地面半米,下面实的用加固坎表示,并注记高程和“水泥”。
注意区分房屋的正交,门廊、阳台、檐廊、飘楼等和房屋的正交。
房屋自身及房屋之间不允许有不合逻辑的重叠和裂隙。
建筑物线条应各自闭合,建筑物内的注记和线条属性保持一致。
门牌号注在入门相应处,字头向内,字体垂直街道,新建“门牌号”图层。
按照《细则》要求,界址点布设有所增加,界址类型变换处均加设界址点,故在测绘这些地物点时,按照界址点精度测量。
(2)道路
①道路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界。道牙石线是界址线的要表示,不是界址线的酌情表示;通过城镇的铁路用相应符号表示。
②道路中间或两边的小绿地、小花池、花坛、行树可不表示,当面积较大或与界线相关时表示。
8
③道路附属物、里程碑、筑路牌可不表示。
④桥梁、大型涵洞、隧道用相应符号表示,且须符合投影原理。
⑤地下道路、架空道路用相应符号表示。
⑥村庄内的道路,有铺装路面(水泥、沥青)以等外公路表示,线型宽度改为0。村庄外围道路,没有铺装路面实地大于2米以大车路表示,小于2米以乡村路表示,道路取平均宽度。有铺装路面能通行汽车按等外公路表示,高于地面路基以陡坎表示,要绘出路基路面。铺装路面注记材料性质。
(3)水系
①河流、湖泊、沟渠、坑塘等以堤、岸为界绘出,有界址线的标明界址线和界址点;,视情况用堤岸符号表示。
②河流中线为界址线时,按实际河流中心标绘。
③地下河流、地下排水沟、农村家庭使用的小水井不需要采集。
④位于村内、村边的河流、坑塘等,可以粗略在拐点处采集坐标,勾勒出其大致轮廓。
⑤水渠遇到不依比例涵洞时,要封闭。
(4)地貌
①地籍图上不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②山区、丘陵区须表示大面积斜坡、陡坎、路堑、路堤、台阶路时,可适当注记台地、低地、道路交叉口、大面积农地等处的散点高程。
③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道路交叉口、桥面、广场、庭院、空地、农田、花圃、坡坎上下方或其他地面倾斜变化处均应实测高程。
(5)地类界
①宗地内部除建筑物之外的较大面积的绿化地、水面等也应实地测绘,并按相应图式表示。
②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按照沟、渠、路、堤等线状地物,划分为若干个地块。当地类界线弯曲过多时,在保持地类界线特征的前提下,可适当综合取舍图

测量要求、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Shess
  • 文件大小4.40 MB
  • 时间2022-01-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