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王勤勤 审核者 艾秋英 备课时间2021-10—9编号 19 课时 1 姓 名 小 组 班 级 24。《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王勤勤 审核者 艾秋英 备课时间2021-10—9编号 19 课时 1 姓 名 小 组 班 级
【学习目的】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学习重点】翻译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理解“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课前预》,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和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精品文档请下载)
1.老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老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 ) 男有分( ) (精品文档请下载)
货恶其弃于地也( )
是故谋 闭而不兴(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外户而不闭( )
选贤和能( )
矜、寡、孤、独、废疾者( )
5、翻译以下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合作探究】
1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2、怎样施行“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
大道之行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