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我会看时钟》大班数学《我会看时钟》一、活动目标 1 、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点,初步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运转的关系。 2、学会拨整点,初步学习看整点时间。 3、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二、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一个,自制钟面三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面,胸卡数字 1—12。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认识时钟的钟面,有 12个数字和秒针、时针、分针组成。 2、难点让幼儿很快认出整点。四、活动进程(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 、师:小朋友,今天客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它就在盒子里,猜猜它是谁,猜对了我们请它出来一起上课好不好?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 2、师:嗯,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我们叫一位小朋友请他出来好吗? 看看到底是不是钟。 3、提问,师:那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钟呢?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 ”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引导幼儿回忆,师: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 )有 1-12 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 12 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2 )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时针,还有一根很细的针是秒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师:小朋友们学本领真快,大家来看看黑板上有三个漂亮的卡纸钟面,请小朋友说说他们的不同点。依次出现表示 1点、 2点、 3 点的钟面问。师: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
大班数学《我会看时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